240 发简信
IP属地:新疆
  • 杨祖陶:康德范畴先验演绎构成初探

    ​康德自认,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简称《批判》)一书的根本意义在于:它证实了他关于“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的假设,从而在认识论领域中实现了一个哥白尼式的变革。在...

  • 张汝伦: 西方现代性与哲学的危机

    原发信息:《中国社会科学》第20185期 内容提要:谈论“哲学危机”本身是现代哲学的一个突出现象。西方哲学危机与现代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标志现代性思维特征的一系列二元分裂,...

  • 120
    你有哪些可怕的“学生思维”?

    前段时间,“学生思维”成了知乎的热门话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学生思维”,但可怕的是我们存在某些“学生思维”却不自知。 01需要人教 这段时间在实验室里跟研...

  • 120
    当“练字”成为应试教育

    一天晚上,晚自习中。同桌看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练字,说:“你干嘛呢?”“练字呢。”我回应道。“你傻了?最近运动会,不用交练字了!”我想这合乎情理的理由,看着前面的练字格,再望向同...

  • 这么说来大学理工科课也可以大概分成三类呢,一是抽象思辨类的,对思维培养和所有理科后续学习都有帮助(比如线代、数分);二是专业技术类,内容多、范围窄,是相关专业必备的硬知识(比如化工原理);三是动手实践类的,培养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对现代仪器的熟悉度(各种各样的实验课)。

    如果说理科因为需要比较多抽象的思考而课量少一些,工科就真的别指望课表能空出多少了。

    大学生增负这种事情吧、感觉有些鸡肋。

    一方面本科阶段基本还是通识教育,大家未来的具体方向不明晰,上的很多课未来考研也不一定要考,各人的想法态度就难免不一样;另一方面教授也要对及格率负责,高校整个学术氛围下那些微妙的潜规则,多说无益。

    何况中国这么个应试经验丰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社会,现如今的高等教育普及已吐出了大量的“水论文”,所谓增负很可能走向畸形。

    (感觉再说下去自己就要成愤青了)
    (说到底还是我自己太迷茫?)
    弄斧拙见,说到底当然还是希望祖国的教育越来越好: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120
    大学的考试,到底考的是什么?

    忙忙碌碌的一段时间,终于在今天结束了。临近期末,各种考试接憧而来。浑浑噩噩度过了大半个学期,在考完最后一科考试,交卷的那刻,不管有没有把握通过考试,都觉得是终于解脱了。 ...

  • 我认为大家都没有必要太重视奖学金了,除非你是一个没有奖学金就活不下去的人,8000块钱改变不了你的人生,考试分数高,综合测评分高不过是学校的标准,学校为了把国家奖学金发下去制定的标准。真正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就应该把跟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而不是成为别人所期待成为的人。

  • 120
    我早就不想读大学了,去你的垃圾作业。

    给大家安利一个节目奇葩说。这档节目既能让你哈哈大笑,也能让你大脑高速运转。 这档节目让你知道什么样的人配得上如沐春风(蔡康永老师),让你知道什么知识渊博的气质(薛兆丰)。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