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黑龙江
  • 关于哲学的思考

    宗教是哲学之母,哲学脱胎于宗教,而哲学是科学之父,指引科学发展。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没有哲学指导和相伴的科学是难以想象的。 轻视哲学,只能说明人的愚蠢、可笑。如...

  • 点燃黑暗的蜡烛

    出院了!感谢所有医护工作者!在我心里,这个职业万般神圣,他们的神圣不是端坐于高空辐射光芒,而是在尘埃中唤醒一切希望,给与一切无助以支撑的力量。 身体的修复过程,也是对既往生活...

  • 总结工作状态五阶段

    工作三十几年,对待工作,经历了五个时期的认知转化与提升。 第一时期,刚刚毕业,茫然不知如何定位。有青春,但更多在荒芜;有热情,却又无处释放。小心谨慎,似乎是单位的小透明。正如...

  • 孩子是父母的镜像

    鲁米的诗:当一个男人为他的小孩讲述故事,他就同时成为一个父亲和一个小孩,聆听着。 男人的故事是讲给孩子的,同时,也讲给了自己。他一边讲述,一边倾听。在声音中,在文字中,他,这...

  • 习惯与觉察对我们的影响

    鲁米说:你的自矜与愤怒而来自你的欲望,而你的欲望则根植于你的习惯。如果你想让一个习惯于吃陶土的人改变,他会气得发疯。当领袖也可能会变成一种有毒的习惯。如果有人质疑你的权威,你...

  • 培福、惜福

    曾有个朋友邀请我,去给他单位职工讲讲课,他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人不感到幸福。我委婉拒绝了,因为这个问题太不好讲,讲深讲浅都不行。 首先,关于幸福的定义,不同人给出的答案一...

  • 逍遥中的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了"逍遥学派",他本人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这些称谓是源于他和他的学生在吕克昂学园的一处有柱廊的建筑中,一边走一边讨论学术问题的习惯。 也许,我曾...

  • 梦里纠缠

    周五清晨在惶惑中醒来,醒时不过4点。当时正在酣睡,母亲的声声呼唤在睡梦中突然破空而来:"老姑娘、老姑娘"。我是家中幼女,从小,母亲就这样叫我! 我惊醒,不明白何以如此,尽管我...

  • 我是一粒尘埃

    喜欢读鲁米,因为他的语言所表达的意象无处不在,如轻风、如云朵,如潺潺流水,如空气般,无所不在地包裹着你、承载着你、照亮着你。它让人明确地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粒尘埃的快乐。是的,...

  • 儿童让成人成长

    学前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它不是教育内卷的原因,教育内卷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何为教育的无知,对"教育让人成为人"的无知。 总是担心上学跟不上,总是担心不能考上好大学,...

  • 我们与食物

    同事给了我一个瓜,迅速吃完,之后灵光一闪,提笔在纸上随手写下如此文字: 刚刚吃下一个瓜 我以为只是吃了一个瓜 事实是 一个瓜侵袭了我 以一种粉碎的被吃的姿态 迅速融入了我的血...

  • 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真理

    同事小胡特喜欢发问,而她的问题总能启发我。 今天午饭后。我们散步,她问了一个问题:那些修行人避世修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突然有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基于我认知的答...

  • 浴缸与汪洋

    醒来即起,习惯性拿起鲁米诗集。从未喜欢一本诗集如鲁米,大概这就是精神与语言的契合度使然。 其中谈到亚历山大大帝与哲学家第欧根尼的故事: 征伐归来的亚历山大大帝见到在浴缸中晒日...

  • 注意呵护儿童本真

    清晨醒来,随手翻看小红书中的视频,看到了某央视主持人发来的疑问:孩子参加逻辑思维训练班,教师每2分钟播放不同领域的内容,且皆是专业知识。他在门外听着深感困惑,向学前教育者、逻...

  • 120
    照亮心空

    今晨发了个朋友圈,附上《红色家书》中几篇摘取的用于诵读的文章。因为革命者的文字,禁不住情感激荡。在此录入两篇。 《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是李立三1919年赴法学习期间、致...

  • 圈养

    当我们被圈养在一副躯体之后,便开始了各种社会性圈养。 有的人被爱圈养在两性世界,有的人被责任困在婚姻里,有的人被信仰规训于心灵,有的人被认知摆布在头脑。 总之,我们用科技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