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我心中的歌
----刘爱华
有青春就有梦想!我觉得很有道理,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受过正规传统的教育,尤其是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从小就希望将来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于是我带着几分羞涩和稚嫩,几分憧憬和向往,如愿以偿走进了淮中的初中,当时城西小学只有三人考取,我、陈素梅和王秀珍。六五年又顺利考取高中,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史无前例,便摔碎了我的继续求学梦,以至后来获得个“老三届”的时代称号,定格在历史瞬间。文革中在校印象最深,建立深厚友谊的是在6688宣传队期间的两年,及和张德生、朱立美、孙耀海、蔡晓芳等好几位组成的所谓工作组三赴宿迁,与李德生都有接触。最怀念,留念是66年前的校园生活,当时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些,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至今我还记得,每当春天来临,天刚蒙蒙亮,就看到校园池塘边,操场旁,石凳上,朗朗书声已经在校园上空回荡,有的读外语,有的读语文,还有的背数学公式……当钟声敲醒东方的朝阳,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这一幕幕场景,又曾朶育了我多少未来的梦想。淮中 一一我的母校,一个曾经追梦的地方,留有我的足迹,留下我的眷念,留给我一生中永远说不完的回忆。母校一一永远是我心中唱不完的歌!!
记忆中的淮中校园是市区环境最优美的校园。北院有部分教室,有图书室,实验室,教研室,体育场集教学,文化,生活与一体。由青砖砌成的中心大道又把北院分成两半,直通大会堂。春天来临,道路两边的紫荆藤,花香四溢,十分怡人。乘课余时间,在楼下会跳橡皮筋,清楚记得会和葛金娜,徐效苏,张剑等小伙伴一起跳,有时采摘野花,捕捉蝴蝶,收获童趣。南院就不用说了,教学楼林立。城南公园隔水相映。门前,流水潺潺,绿草如茵。楼宇间的油菜花不时传来阵阵清香,沁人肺腑。还有楼下的池塘,正是我们戏水的好地方,好不乐乎!然而,春去秋来,时空轮转了五十年,它们现在怎样了呢?我永远怀念着它们!

IP属地: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