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寺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占地16675平方米。涌泉寺历经沧桑却依然保存着明代建筑风格。 涌泉寺的主体建筑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及藏经楼、钟楼、鼓楼、白...

涌泉寺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占地16675平方米。涌泉寺历经沧桑却依然保存着明代建筑风格。 涌泉寺的主体建筑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及藏经楼、钟楼、鼓楼、白...
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辽、金时代的寺院建筑。它是根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因而取名“华严寺"。 华...
宗祠是中国古代社会统宗聚族,维护宗族的宗法制的产物。 被誉为“中国古祠一绝”的龙川胡氏宗祠,坐落于安徽省绩溪县坑口村,据史书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 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
永慕堂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的美陂村。溪陂村历史悠久,现村中有明清时期的民居367座,古宗祠和书院20余座。 村中还设有按天上28星宿排序的28口水塘,水塘下有水道相连,能够根据四...
据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记载,广惠寺花塔始建于唐德宗年间(公元785—805年),后人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南宋正隆六年(1161年)的墨迹推断,现存塔应为辽金时期遗...
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原是辽代丰州古城内一座佛教寺院中的藏经塔。 它为砖木结构,是八角七层楼阁式,由典型辽代直纹砖灌注白灰构筑。 塔高55.5米,雄伟壮丽。万部华严经塔结...
经幢是中国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族幡(以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多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经幢的主体部分是幢身,上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一般是六边形...
大理三塔位于云南省大理市西北苍山应乐峰山脚下,是云南省现存最古老的古代建筑,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其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23—859年),历时40余年建成。 三塔成“品”字形...
中国历史上的山水画、山水诗是与园林紧密相关的两种艺术形式。中国画讲究情景结合,形神兼备才能达到意境。而古代园林也以追求意境为最高境界。 苏州名园环秀山庄在小范围的空间内,凝聚...
南禅寺大殿是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南禅寺中的主体建筑。南禅寺建筑年代已不可考,而且规模不大,有大殿、僧房30间。 南禅寺大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坐北向南,是...
圆通寺是云南省昆明市内最大、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从唐南诏国在此建“补陀罗寺”算起,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名。 圆通寺体现了典型的佛教建筑风格,但...
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荐福寺内,为密檐式佛塔。 密檐式塔是由阁楼式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而来的。 这种塔形体较大,第一层很高大,而第一层以上的每层却特别小,各层的塔檐都紧密重叠着...
桑耶寺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的美誉。它是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修建的。其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为了帮助急于见到寺庙建好后景象的赞普王赤松德赞,莲花生大师曾施展...
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故也称“开元寺”,俗称南寺。在辽保大二年(1122年)遭战争破坏,后在金天会六年(1128年)有过一次大规模的重建,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
关于泉州开元寺有这样两个传说,第一个就是现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又名“紫云大殿”,最早建造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传说在大殿建造过程中,屋上出现紫云盖顶奇观,被认为是天降祥...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唐时传入中国。怀圣寺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又名光塔寺。 它与扬州的仙鹤寺、杭州的凤凰寺、泉州的麒麟寺合称“中国伊斯兰四大古...
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有一片依照西藏、内蒙古喇嘛教寺庙形式修建的喇嘛教寺庙群,宛如众星捧月般环绕着避暑山庄,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外八庙。 这里共有11座寺庙,其中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辖...
在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关帝庙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精美绝伦的建筑——花戏楼。 它又名“歌台”是专供演戏的场所,承载着无数戏曲演员的梦想与汗水,见证了戏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花戏楼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