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下士闻道,为何要笑?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道德经》 问题来了:下士闻道,为何要笑? 这首先要弄清楚笑点是如何产生的。 笑点产...

  • 1个奇怪的字,既迷信又科学

    福,是“神”字旁,这是一个会意字,代表向神明供奉以祈求生活富足、生活顺遂。 带有这一偏旁的,如“社”、“祝”、“祥”等等,在古代大抵与祭祀、神祇...

  • 中年后,还是少聚为妙

    民间有“一孕傻三年”的说法,这个倒是没有亲身实践过。不过,“一聚懵三天”却是被反复验证! 聚,是指聚会,聚餐。 国人聚会,吃饭是不可少的。但吃饭...

    0.3 34 0 2
  • 觉知与转念

    某天,重温某位民间老艺术家的小品,情节中有一段卖猫的戏,在那个台下坐满观众的舞台上,真真出现了一只作道具的猫咪。当场下掌声雷动,我开始担心那只猫...

    1.3 31 0 2
  • 收起同情心 - 草稿

    中年以后,近天命之年,心智晚熟的自己,终于想明白了一些基本的道理: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业要偿,每个人皆有自己的苦要受,说白了,每个人皆有自己的路,而...

    0.3 30 0 1
  • Resize,w 360,h 240
    三自悟老庄 老子和庄子,谁的境界更高?1种意想不到的解读方式

    网友问:庄子和老子谁的境界更高? 讲真,当世可能并无谁有资格回答此问题。为何? 评价也好,认证也罢,首先你得完全了知二人的思想,其次你的水平或许...

  • “道”对普通人有何意义?

    一提到“道”,可能很难不联想到老子五千言。开篇就是地YU级难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部《道德经》,读懵了古今多少聪明人! 庄子说...

    0.7 14 0 1
  • 时间的辩证法

    中年以后,习惯了家里蹲的生活,似乎对时间的感知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对时间非常敏感,不是有个说法吗: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常为自己浪费了时间而感到...

  • 既然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那他为何还要写《道德经》?

    常有人问:既然“道”不可言说,说出来的,也并非“恒道”。 为何老子还要写《道德经》这本书,还翻来覆去地讲述“道”呢? 这不得不提到此书的写作背景...

    0.6 33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