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好犯上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好犯上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张居正说:但凡为人弟为人子的,人在家庭之内,要善事父母以尽其孝;出在宗族乡党之间,要善事兄长以尽其弟...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如何管理,五点: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敬畏心,工匠精神。 信。言出必行,赏罚有度。 节用。要讲经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凡事要发自内心,要真诚,如果是不择手段,曲意逢迎,便是巧言令色了。张居正说;若乃善为甘美之辞,迁就是非,便佞阿谀,而使听之者喜,这便是巧言。务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仁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天开始读《论语》,把自己的这点爱好能够记录下来,与人分享。 修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一层意思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一句台词说的比较贴切,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夷狄。 历来有两个说法: 第一种:夷狄都有君主,我华夏反而没有。是说蛮夷尚且知道长幼尊卑,华夏反而礼崩乐坏...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张居正说:夫曰宁俭,日宁戚,皆孔子不得已而矫俗之意。盖天下事物,每自质而趋文。而世之将衰,必多文而灭...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张居正讲评:孔子说:“仁之在人,乃本心之全德,人能全此心德,使心里常是恭敬,则行出来的仪文便都是礼。心里常是和平,则播之于声容...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祖完毕撤除祭品时,令乐工唱《雍》。孔子说:“《雍》里的那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yi),佾就是跳舞的行列,8人为1佾,8佾就是64人,属于天子礼制。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个有两个解读。 一是:...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字面意思就不解释了,其实就是太宗说的从史为镜可知兴替 子曰:...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字面意思是亲贤臣远小人。 但推而广之,首先是言传身教,其次是赏罚分明。最后才能举直错枉 季...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张居正说的:若能多闻天下之理,以为所言之资而于多闻之中有疑惑而未信...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张居正说:可见天下之道理无穷,虽圣人亦有不能尽知者,但圣人之心,至虚至明,固不以不知者自强,亦不以已知者自是,故稽...
论语小记-为政13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异端有好几种解释。一种指“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者,叫做异端。”也特指佛教,墨子之类。也就是说非儒家之道。另一种说法是一些捷...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教人说:“天下的道理,散在万事,而统会于吾心。惟其散于万事,故必加致知格物、躬行实践的工夫,而后能实有诸已,这叫做学。惟其会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