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技术这家公司,做风非常随意,天马行空,有点想一出是一出的感觉。它的产品有特点、有个性、水平确实不错,赢得了大量粉丝。但它缺少一定的长远规划,产品不能形成一个价值体系,有时也令人感到无所事从。 微技术很喜欢使用各种Logo,它设计的Logo都很抓眼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一看就能想到微技术这家公司。但它对这些Logo的使用,又没什么太多准谱,因此这些Logo究竟代表什么,也经常令人摸不着头脑。除了微技术公司本身的商标以外,这个“剑标”就是最重要的标志了,外形是一把类似于中世纪的短剑,剑格上套着一个字母“M”,就是马费奥Marfione 的首字母。这个标志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是一把刀是马费奥本人亲手做的。但你不要指望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做,只能说他应该做了比较关键的部份。最低也可以保证,是由他的团队完成,而不是外包的产品。 微技术相对于Logo的确切意义,它更看重的是其视觉效果。其他的公司,一般来说一个标志打在什么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但微技术却完全不是这样。同样一个剑标,它有时打在刀柄上,有时打在刀身上,还有时打在衣袋夹上,总的来说,它觉得打在哪里好看就打在哪里,从来不拘一格。 往往剑标的位置越是隐蔽,刀就做得越好,因为这说明他已经觉得刀已经做得非常完美,Logo反而会破坏它的整体美感了,这才会尽量打在不显眼的地方。相反,如果剑标打在很明显的地方,可能就是因为刀本身一般,反而需要这个标来撑撑门面。 当然这只是就多数情况来说,实际当中不可能完全如此。当然也会有的款式,刀很不错,Logo打在明显的地方也感觉很好。不能一概而论。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剑标,就是在“M”外围又加了一个“S”,这个是安东尼·马费奥的儿子肖恩·马费奥(Sean Marfione)的首字母。国内有人把这种叫“小剑标”,而把不带“S”的称为“大剑标”。 “剑标”究竟能不能认定为手工标?以为对于刀来说,大剑标大部分可以,有90%可靠性,而小剑标差得多,有些既带大剑标,又带小剑标的,也比不上只带大剑标的刀。而对于刀以外的产品,剑标就算不上手工产品了,只能表示是马费奥团队做出来的,他本人有可能碰过,也可能没碰过。即便是他亲手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个工作是否有必要他来做,也是个问题。总不能说,一把量产刀因为马费奥亲手给某把量产刀打了包装,这刀就成了手工刀了。 除了剑标之外,微技术更为常见的是爪标,这个爪标本来是二战美军第17空降师的标志,现在这个师已经没有了。因此可以随便用。爪标在微技术究竟代表什么,有各种猜测,但没有一个靠谱。因为本来它就什么都不代表。即使最开始使用的时候有些特定想法,之后也早改主意了。对于这个爪标,我们只把它看成一个装饰就可以了。 微技术还有一些不怎么常用的标,如骨爪标、骷髅标等,对于这些都类同于爪标,就是个装饰。过多地关注微技术的标,完全是个误区。
你对微技术的标志有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