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父母生下来的兄弟姊妹,每个人个性不一样,因为父母的遗传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什么呢?自己带来的前生的种性、习气、习惯。这个重要的部分是第八阿赖耶识最重要的种子带来的。这个种...

同一个父母生下来的兄弟姊妹,每个人个性不一样,因为父母的遗传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什么呢?自己带来的前生的种性、习气、习惯。这个重要的部分是第八阿赖耶识最重要的种子带来的。这个种...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
而是一切杂念不起,信心清净就是无生。 光是无生是不够的,要「无生法忍」,切断一切万缘叫做法忍 在佛法上讲,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譬如我们老了病了,老病就是辱,老...
所以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我们常谈的这两句话,勉...
为什么要持戒呢?那是要使自己心中的结使不再与外界连起来,不再打结了,不准外面打进来,自己也不想打出去。但是持戒就要定力,所以要修定,打坐不过是修定的一种方法而已!真正修定要随...
解脱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佛不过把他成就的方法告诉我们,你要自己修持才行。 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
修法结束后,下座的时候要去利益众生,所以我们这样回向:“愿我此生速开智慧成佛,救度众生,不求余所以我们要学会让自己的这种动力——要舍弃一切轮回生死法的“出离心”和要利益一切众...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六识,构成了十八界的状态,是我们所有的现实状态。这十八界当中,没有一法不是无常的。佛在《杂阿含经》中告诉我们...
第五要素是正修行,就是修道。八万四千法门,法门不同,契入点不同,念佛还是持咒,方式不一样。但是所有法门都离不开两点:第一点是停止你的妄想,第二点是你一定要生起智慧的觉照。我们...
:见道,就是让我们树立正知见。正确的知见是什么?各个教派对此的描述虽然不同,但是落到实处却是一模一样的——必须是见到空性,认识无我。哪怕是净土宗,让我们求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
没有辣椒饭吃不下去,而有些人就讨厌吃辣椒,有辣椒饭就吃不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习惯。所以,世间所谓的快乐只是习惯不同,并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 第二种发心是菩提心。菩提心是...
“首楞严”,就是九法界众生任何一种心态、任何一种身份和地位,都能得到保护的这样一个妙法。我们在几十年的人生当中,都能感受到很多的不如意、不自在。放眼看去,六道四生无一乐处,特...
好事者街头问七十多岁大妈,每天捡垃圾能弄多少钱?大妈说,两三元。好事者问,那怎么生活?大妈说,要饭,还有政府给的一百多元,够了。好事者问,那你幸福吗?大妈一脸憨笑说幸福。 看...
她躁动碎语,你要安静。先生如斯说。细思却实我做欠妥,常被她带偏,裹挟到她情绪的大海里,争执内耗使我躁动沮丧。止语!
有点脑梗了,没想到。以前觉得老去离自己很遥远,现在感觉随时。愿余生珍爱身边人,此生因缘际会相伴相陪,善待,无论穷达无论愚智的亲人,都是来陪伴我的,我愿温柔相待,缘尽情空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