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意义!
生命减熵代价是增加环境熵。如果一个生命个体的减熵速率真的那么重要,那么生命本可以进化出永生。但之所以生命会进化出死亡,恰恰是因为要避免个体的无限繁殖与永久生存而带来的环境熵增速率的提高将整个生态系统一扫而光。
而且,文中人类所谓的减熵做法也太过片面和狭隘——树懒行动很慢,但其DNA之所以能够存续,恰恰证明树懒DNA中存储的减熵模型能够适应环境的熵增。
将美德,修身养性和减熵扯到一起更是无理取闹。如果美德和修身养性能够高速率减熵,通过进化,人类肯定都非常高尚。但之所以还存在邪恶的人,恰恰是因为,人类的DNA认为,在某些环境之下,邪恶的人的减熵速率大于环境的熵增速率。比如,大饥荒,大灾年之中的匪徒,强盗之流。
所以,奉劝不要通过捆绑美德和减熵来自证个体的选择无错。
无私与自私,勇气与懦弱,仁爱与暴虐都是非常棒的减熵方式。
所以,自由选择,择机而动,顺势而为,世间无外乎沧浪之水。
生命以负熵为食最近在重构认知体系,当我尝试逼近边界,去思索那些基本概念和定理/公理的时候,又再次遇见了“熵”,熵是一个迷人的观念,可以说是宇宙第一公理:宏观关乎宇宙、世界,中观关乎国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