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投稿
收录了6篇文章 · 1人关注
  • Resize,w 360,h 240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教育问题

    从文章第二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

  • 读鲁迅《我之节烈观》有感

    鲁迅对 “节烈”之观察剖析可说是十分透彻的。“节”便是贞节,丈夫生前、死后都要守贞节,不可出轨,不能改嫁;否则要受社会的遗责。“烈”者,...

  • 读《随感二十五》有感

    鲁迅这篇随感关注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他是十分关注中国新生代的,如在《狂人日记》中便呼喊着“救救孩子……”。 在这里,他关注的重点...

  • Resize,w 360,h 240
    读《渡河与引路》有感

    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给钱玄同的信,大抵讨论了是否该学习、该议论世界语以及是否该为顽固的愚民引路的问题。 关于前者,鲁迅的意思是,“人...

  • Resize,w 360,h 240
    《孔乙己》放到现在

    《孔乙己》是在上初中时学过的了,是鲁迅很著名的一篇小说。然而当时老师讲课并未注意听,而现在再看,也仍看不是很懂。只有些摸糊的感受罢了。也...

  • Resize,w 360,h 240
    仍是《故乡》

    鲁迅是不喜欢煽情的,所以他笔下涉及回忆之文章,如《朝花夕拾》,只能说是朴实的温情,却也总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凄凉,是清冷的色调。《故乡》可说...

专题公告

收录读后感/观后感

要有自己的思考,不可泛泛而谈,最好有独到见解。

既喜短小精悍,亦可长篇大论。

能结合现实最好,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若拘泥于过去而挣扎不出,只能说明读书的人自己都没弄明白读书有什么用、写读后“感”有什么用。

接受各种的文体的读后感,如写信提问原作者之类,种种皆可。

段首空两字,自古而来的传统不可丢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