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推崇《三字经》的人,称它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第一奇书”,“三字编成便学童,天人包括在其中,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可见这本小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要。
就笔者十年学习传统文化的感悟而言,目前来讲,《三字经》确实是最好的中华传统文化入门读物,其文意浅显易知、其文字朗朗上口、其内容包罗广泛,而且其中包含了最合理的教育理念,更指明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门径。
正如“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一句所说,对于现代人来讲,《三字经》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一个题目或者说是研究方向,引领一个人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目前正处于文化断层当中的中华民族而言,《三字经》无疑就是民族文化的“筋骨断续膏”。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余不以才疏学浅为耻,尽己所能将《三字经》做一番简明扼要的解说,也为喜欢国学的人提供一份茶余饭后的消闲小品。
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篇,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个是对《三字经》所用版本的选择,另一个是对《三字经》进行一个整体的解析。
版本选择
《三字经》的作者目前普遍认为的是南宋王应麟,但从其叙述历史部分的文字来分析,其成书至少应该在唐代,而历代学者都对此书有所增补,这就使得《三字经》至少存在宋末元初1068字版,明代1092字版,明末1122字版,清代1140及1170字版等众多版本。至于版本问题,就交由专门学者去考证,本文还是围绕1140字版本来进行讨论。至于选择这个版本的因由,在后面涉及到具体词句时再做展开不迟。
整体解析
从总体来看,《三字经》可以说是“国学索引”。因为按照《四库全书》对古籍的划分方法,经、史、子、集四部,《三字经》都涉猎到了,不仅概况全面,而且条理清晰;不仅给出了最合理的教育理念、学习方法,还给出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次序。
《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知某数,识某文”这短短的132个字,就是一个最简洁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他准确的指出了要培养“健全人格”这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通过事例告诉大家,教育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在知识和技能教育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
从“一而十,十而百”到“此十义,人所同”这186字应该算是《三字经》含义比较深的一个部分,也是常常被忽视的部分。表面上看就是从一数到十,简单介绍了一些日常知识。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并不是简单的介绍,而是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都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这一部分概况的主要是《四库全书》集部的内容。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这204个字,由浅入深,条理清晰的将学国学、做学问的学习顺序,以及简单的学习方法都讲述的非常清楚。这一部分概况的主要是《四库全书》经、子两部的内容。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朝于斯,夕于斯”这348个字,将中国历史从前到后完整的记述一遍,而且包含了学习历史的目的与方法,并体现出了作者的历史观。
从“昔仲尼,师项橐”到“有为者,亦若是”这198个字,通过列举了大量的人物事例,将人们为自己找的各种不学习的借口都一一进行了驳斥,意在坚定人们的学习信念。
最后从“犬守夜,鸡司晨”到“戒之哉,宜勉力”这72个字总结全文,进一步劝勉世人,一定要将学习作为自己日常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通观《三字经》,逻辑严谨、文辞简练、概括全面,确实是一篇值得深入研究的千古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