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家》里的房似锦也面对着原生家庭问题,而在新一期的《歌手》节目里,奇袭歌手秦凡淇也带来了一首创作源于原生家庭的歌曲—《不透气的房间》。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原生家庭概念被广泛提起,带到大众视野,并不是因为它的美好、它的宽容,反而是因为它的糟糕与痛苦。是不是与喜剧相比,悲剧更能让当事人铭记,让旁观者感同身受。
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在这里,还有一个与原生家庭相对的概念,称作新生家庭,则由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
毫无疑问,原生家庭对新生家庭的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除了那少部分有着强烈的自我辨识与救赎的孩子才不会因为原生家庭的悲痛而影响自己。
我一直觉得那种父母不争吵打架的家庭不存在,不存在有谁的宽容能够无限延伸从而拥抱另外一个人的脾气;也不存在所有的事情上,有谁能放弃自己的观点而去毫无条件地转向另外一个背向而驰的想法。诸如此类,原生家庭不可能存在完美无瑕,一切都是相对而言。
我能理解父母奔波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却拼尽全力为儿女提供了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条件;我也能明白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人,他们需要有发泄的出口,而在孩子面前恩爱有加是常态;我希望,父母永远记住,你们是因为有爱而有了孩子,若哪一天,爱走远了,请不要绑架孩子。
多少父母在离婚事件上,总是因为孩子而妥协或者威胁。“是因为你,爸爸妈妈才勉强没有离婚”,“你如今长大了,爸爸妈妈也可以离婚了”,请问,这是什么逻辑?你们生下我只是为了勉强不离婚,还是我长大了你们注定要离婚?
我也是从小在父母的争执中长大的,每次吵架,他们才不会在意在角落里的孩子。他们的视野只有与站在对立面的彼此与随手可以用来扔掉的物体。而我,在角落里哭着、看着、颤抖着。
吵架会伤害感情,也会让吵架者不断的陷入自我怀疑,怀疑这个家庭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答案,一般都是,没必要。
到时候,家里会有一到两周的寂静期,谁也不理谁,谁也看不见谁,孩子在中间为难,看一会爸爸,盯一会妈妈,生怕自己被丢弃。
我会有一天,从原生家庭走到新生家庭,我也会争吵,但我不希望拿孩子当挡箭牌与发泄口。孩子是爱的结晶,所以我们要保护结晶,而非摧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