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清朝末年,战乱连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坐落在岭南藤山脚下的莲香村,静静地躺在群山环绕、绿树掩映的山前旷野上,偏安一隅,倒也成了暂且安宁的所在。
莲香村背山面水,村里有大小池塘五个,各个池塘相连,一线绵延。到了夏天,满池的荷花飘香,甚是惹人喜爱,这也是莲香村名字的由来。来过连香村的人都说这是块宝地,村里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莲香村池塘广场上有个牌坊,那是村里有三人中了进士,朝廷赏赐的,那可是全村人的荣耀。
端午佳期就要到了,水乡一年一度的“游龙探亲”风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这是先民遗传下来的风俗,也是宗族、村落之间加强联系的极好方式;龙舟竞技次之,偶有并排的龙舟之间斗一下快慢,不论输赢。
莲香村里有两大姓氏,一族是霍氏,有霍氏宗族大祠堂;另有一族是梁氏,有梁氏大宗祠。从时间上来说,霍氏一族最先到达这里定居,梁氏来得较晚。
两个宗族各有宗主管理,族内一应事物皆由其自行负责,村长主要起监督和协调之责,能做到什么程度另当别论。
在平常的日子里,就像居家过日子,兄弟之间有来往也有摩擦。宗族间也是这样,有人情世故的礼尚往来,也有口角,甚至持械争战。
用现代语言来表达,那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绝大部分的问题能比较轻松地翻篇儿;但有些事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又有些事情,像扎在心里的针,扎得疼,又拔不出。
人活一世,忙忙碌碌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认真起来的话,会活得很累,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活得通透呢?
风波由来
端午节期间进行的“游龙探亲”活动,其实在这之前起码要忙碌一个月的时间。
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龙舟,数量不等,一般有金龙(船身涂成黄色)、红龙(船身漆成红色)、花龙(船身五色底描花)。龙舟数量的多少、品质如何,也是村落宗族实力的一种象征,所以,不能等闲视之。
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平时龙舟是沉在水里的,一般在四月初八左右,定个龙舟出水日。出了水的龙舟,或者由其在水面上飘着晾干,或者把它搭在“龙船床”(梁木支架)上晾干,然后上漆、描花。每一个环节都是隆重的,严谨的。
龙舟有了,接着就要挑选青壮年参加游龙,分配角色。村里还会派出代表,一方面到各村去派发邀请龙舟前来探亲,另一方面也要接待其他村庄派出的游龙探亲之人。
且说莲香村,在这期间两族人合二为一,空前的团结,各自派人参加探亲活动,既要派龙舟去其他村探亲,又要接待其他村前来探亲的龙舟队,这后一项工作更加繁重。按照习俗,接待的村子要摆流水席,接待来自四邻八乡的客人。这一天起码有几十条龙舟到来,每条龙舟有旗手、舵手、鼓手、锣手、扶”公座“(神龛)人等十多人。
在忙忙碌碌的人群中,人们发现,霍氏家族宗主的大儿子嘉宝和梁氏族人三梅交谈甚欢。无论在河边接待一波一波的龙舟队伍,还是在祠堂、场院招待来访的客人,就算在厨房帮忙,这对青年男女也像腊月里的糖瓜粘似地黏在一起,旁若无人地说说笑笑。
这二人在今天的这场活动中,可以算是重要人物,接待、安排、还礼,以及协调,做得面面倶到,恰当又得体。但是,面对二人这样的甜腻,有人羡慕,有人妒忌,就有那腿快嘴又快的人跑去霍氏祠堂,告知霍氏宗主霍启通。
宗主就是宗主,他打发了来人之后,便不动声色地嘱咐家丁,告诉他儿子嘉宝,晚上务必早些回家。
家丁来找嘉宝,传达了主人的意思,嘉宝听说父亲大人叫他早些回家,差点把手里端着的一摞盘子摔了,多亏家丁手疾眼快帮他扶住,才不至于闯下大祸。
要知道,在这样吉庆的日子里,摔了盘子该是多大的罪过。嘉宝知道跟父亲大人摊牌的时刻到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不争气的额头,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霍家风波
傍晚时分,金黄的落日,正缓缓地向山后退去,多彩的云层,也在慢慢地变暗,整个村庄,从喧闹的白天到日暮,逐渐安静下来,又回到从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正常秩序。
嘉宝从村子中心最大的池塘广场,悄悄地往回走。这里早已空无一人,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收拾停当各自回家。嘉宝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因为他今天有了心事,而且是蓄谋已久的,他把自己推向了前台。
霍氏大宗祠的旁边就是霍氏宅邸,进得大门,转过雕花的厚厚的影壁墙,便是正堂。父亲正襟危坐,面带愠色,母亲在旁,细声细气地陪父亲说着话。
父亲见嘉宝进来,不待问候,便重重地放下手中的茶杯,用手指着嘉宝,厉声喝问:“你个胆大逆子,看我怎么用家法伺候!”嘉宝赶紧双膝跪地,大声说:“阿爸休怒,待我告知原委,再罚不迟!”
“你明知我与梁家两世为仇,你竟敢与其女子往来,你……”霍父气得语无伦次。
“阿爸,我们办游龙探亲,是不是要强化村落、族群之间的联系?是不是要保持和睦的邻里关系?这是先民留下来的传统,就是要消除以往的那些隔阂,避免械斗发生。对远路而来探亲的人,我们都能以礼相待,相互包容,那我们一个村的两个家族就不能和解吗?”嘉宝盯着父亲的面容,见他竟然慢慢平静下来,恨不能一口气把要说的话全都说完。
母亲轻轻拍着父亲的背,和颜悦色地小声对着父亲的耳朵耳语着什么,父亲总算是听完了儿子的话,摆摆手说道:“可是他梁家嫲嫲(奶奶)不检点,嫁入我霍家,他父亲还与我们械斗。”
母亲悄悄走过来,拉起跪着的嘉宝。
“阿爸,您说的是事实,但是梁家嫲嫲是死了丈夫之后来我家做下人抵债的,是我叔公看上人家,非要纳人为妾,后来的日子,他们不是也过得不错吗?”
“再说三梅的父亲,那是为了保护梁族的水源地才引发了两族相斗。事实上,还是我们有错在先,如果不是我们的人去开水闸,也就不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不是把人家的腿也打瘸了吗?是我们对不住人家,还好从来没有来闹过。”
“那他家也太穷了吧,这么多年就没富过。”霍父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
“是啊,三个女子,没有男丁,当家人又残了,干不了多少活,一家人又太憨厚,帮衬得人少。”嘉宝的语气也温和了不少。
“你可别指望我来帮衬啊,同他们家结亲,我没脸见人。”
“不就是嫌人家穷吗?您不就是要面子吗?我在乡里学堂学到不少新知识,你再不转变那嫌贫爱富的老脑筋,还怎么做霍氏的当家人啊?”
嘉宝的一席话,戳中了霍父的要害,他确实是一直担心自己的地位不稳。因为一波一波的年轻人回到村里,都带着与以往不同的精神状态,似乎最受欢迎的还是他的儿子呢。
“这连年混战,大清朝都不保了,我们偏安一隅,你老人家安生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依了我们年轻人的想法,不会错的。”
“我听说三梅是个好孩子,人也长得好看,但不知他父亲可否同意,我家不能输了,要不同意,也是我们先不同意才行。”
“父亲大人,您宗主的身份就那么重要吗?”嘉宝满脸陪笑地说。
“说心里话,在你们从学堂回来的后生仔面前,我还真有一些怯生生的,感觉自己快成老古董了,兴许哪天被你们这群后生仔给赶下台,也说不定喽。”
“哦,那您是进步了,我拿回来的书,您不妨也读一读?”
“你以为我没读啊,还没少读呢。”霍父也笑了。
“哦,怪不得老窦(爸爸的别称)这么开通了。”父子俩都笑了。
“宝仔,快别拿你爸开心了,你忙去吧!”嘉宝妈不失时机地说。
“那什么时候会会亲家吧?”嘉宝妈对着丈夫说。
“等等再说。”霍父边说边起身,朝里屋走去。嘉宝妈搀扶着丈夫,回头朝嘉宝笑笑:“宝仔,你也快睡觉吧。”
“行了,爸爸妈妈早些歇息。”
见父母离去,嘉宝走出宅门,漫无目标地满街转悠,抬头看看漆黑的夜空,低头瞅瞅街旁商铺的灯笼,心里急呀,不仅抓耳挠腮。
梁家风波
三梅,是梁氏家族梁柱贤的三女儿,她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大梅和二梅,这两个姐姐都已出嫁,家里只剩下三梅和父母双亲。
莲香古村落的山山水水养育的女儿,出落成标志的美人,尤其还在乡里的学堂读过书,知书达理自不用说,上门提亲的人快踩破了门槛,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让父母不明白的,是这三梅都不拿正眼看人家一眼。
今天三梅和嘉宝在一起的新闻,如一阵风吹遍了这个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三梅的父母,和嘉宝父母的态度一样,只等女儿进门便要兴师问罪。
三梅的想法极其简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就是说我们二人“门不当户不对吗?”是我结婚,我就不能说了算一回吗?我就不信父母非要把我嫁去二姐那个村里的混蛋。
天刚擦黑,三梅已进了自家的院子。鸡回窝,猪回圈,只有大黄狗朝她摇摇尾巴。
三梅悄悄地朝自己的偏房走去,忽听父亲的房间传出声音:“你给我进来!”是父亲的声音,声音不大,但透着威严。
三梅不由得哆嗦一下,赶忙走进父亲房间。父母亲都在,母亲站起身说道:“三梅,先吃饭吧。”
“说完了再吃!”父亲冷冷地说道。他拍拍自己那条受过伤的右腿,说:“你看看我这腿,我不深究也就罢了,天底下男人多的是,为什么你就偏偏看上霍家大少?我们高攀不起呀。”父亲满脸带着悲伤。
“阿爸,为这腿您吃了不少苦,我知道。当年在黑灯瞎火的地头上,您摔了一跤,两个家族数十人混战在一起,伤了好几个人呢。这些年斗了和,和了斗的,总有利益上的纷争,像今天这样大家合在一处,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跟亲人探亲似的。龙舟竞渡,只是象征性的比试比试。我看族群村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械斗之事几乎没有了,这不是好事儿吗?”三梅蹲下身子,给父亲的伤腿按摩。
“我说你和嘉宝呢,你打什么岔。”
“您只记住了仇恨,我却记得人家的恩情,我跟您说过的,两年前村里那个梁二赖子,带着一伙地痞流氓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说是让我还债,没钱就拿我来抵,非要把我带回他们家,我不从,他们就把我往小树林里拖。多亏了嘉宝和两个同学一起往家里赶的路上遇见了,才把我救下,所以,这两年来每次回家都是由他保护我的。”
“那只不过是顺路同行,你还当真要嫁给他不可?”
“嘉宝可优秀了,成绩好,身手好,长相好,很多女同学追他呢。今天您也看到了,你看他多能张罗啊,来探亲的年轻人都愿意和他亲热。您要把我嫁给二姐村里那个赖子我可不答应!”
“那个赖子的事儿就别提了,不算数。嘉宝人倒是挺活泛的,八面玲珑啊,随他爹。”
“阿爸,有他当您女婿,家里大事小情就有人替咱们操心了,保证让您天天开心。”
“这仔我倒认可,可我就不愿面对他爹,仇家变亲家,我这脸面往哪儿搁呀。”
“阿爸,你能放下仇恨,也就是解放了您自己,一个村子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见面打个招呼有什么?一笑泯恩仇,您心里就痛快了,也会受到村人们的敬重。”
“真的?没人笑我没骨气?”
“怎么会呢?您一直都是理智的榜样,您看我们从没有拿腿这事要挟过任何人,可是大家也没少帮我们是不是?霍宗主家这些年也没少往咱家送东西。”
“行了吧?该让囡囡吃饭了。”母亲将热好了的饭菜端上来。“梅子快吃,我热过了。”
“还是妈好,您二老吃过了?”
“嗯,你吃。”父母二人一起说。
“汪,汪汪汪……”大黄狗叫起来,朝着路人狂吠。
一笑泯恩仇
一个艳阳高照的早上,霍氏大祠堂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霍氏宗主霍启通夫妻,梁氏族人梁柱贤夫妻,以及霍嘉宝、梁三梅,被村人们簇拥着进入祠堂正厅,要举行一场亲家相见及二位年轻人订婚仪式。
诸人坐定,梁氏柱贤拱手,“亲家老爷(嘉宝父亲),亲家奶奶(嘉宝母亲)”;霍氏启通拱手,“亲家(三梅父母)”,双方的一句话,世代恩仇云淡风轻一般飘散,再看四位家长已热泪盈眶。村长举杯,说道:“为孩子们喜结连理,为霍梁两家重归于好,为世世代代和谐共生干杯!”
村长高举杯一饮而尽,众人笑将起来,举杯共饮。祠堂外鞭炮齐鸣。
嘉宝和三梅两手紧紧相扣,站在祠堂门口,望着这热闹的场面和青山绿水的乡村,满脸的幸福,满心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