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开始上学了,五岁,学前班,我们是我们那地方的第一届学前班,班里的同学都很大,我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我们没有教室,是以前的一个老教学楼,其他高年级的都搬到原来的老村委会的房子里念书了,那边没有多余的教室,于是我们便用了起来。
学校是个木瓦房子,三面土墙,正面原来是木板装的板壁和门窗,学生搬走后,疏于管理就连木板都被人拆完了。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前面就什么都没有了,夏天、秋天可好了,通风暖和不说,上着课你还能看着小鸟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听着蝉在树林里鸣叫,田地里人们耕作“里里里……”吼牛的吆喝声。
可春天冬天就遭大罪了,春天的时候风很大,趴着写字,不小心打了盹儿,书不见了,猛然惊醒,一张张纸欢快的凌乱在风中。冬天是最难熬的,个个都冻得鼻青脸肿的瑟瑟发抖,老师停了课,带着大家到外面楼来树叶烧火烤。蹦着跳着的时候,除了脸被吹得有点疼,感觉身上还是舒服了很多。
我们那个“课桌”让我记忆很深,至于为什么引号,回想起来那确实不像课桌。两根圆木,两头用一米左右的圆木固定,形成一个长方形。然后装上四只圆木的脚,在隔一米多钉上一块木板,木板的前方用两根圆木撑起来,也订上木板,这就是桌椅了。你如果还想象不出它的样子,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把一排的座椅连接起来,然后只就是四条腿。
黑板是两根圆木,上面用铁钉钉了一块黑木板,靠墙放着,老师就在上面写字了,至于那黑木板是什么做成的,我就不太记得,也不知道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块木板上有很多裂痕,黑一块,白一块的。
还有让你记忆犹新的,就是那里面虱子特别多,我每周妈妈必须做的事情是帮我除虱子,每天你会突然感觉自己背上一下被针扎的感觉,身上也随时会有红红的小包。
老师讲了些什么,教了些什么,我都忘却了,到底他有没有在那个讲台上讲过话,我都不记得了,毕竟他也只是高中毕业的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听说补习好多次都没有考上,回来后,没有什么事情做,弄了些关系,就来教书了,我们成功的成了试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