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感悟40

课程原句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曰:“其言也讱[rèn],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rèn]乎?”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xǐng]不疚,夫何忧何惧?”

原句译文

12.3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时总会很谨慎。” 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你说话能不谨慎吗?”

12.4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我的感悟

12.3 孔子告诉司马牛说话谨慎就是仁,想想觉得很有道理,有很多人在生活中说话很不谨慎,要么向别人夸下海口,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要么对别人说话过于直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曾经就是那第二种人,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就直接说出来,根本不考虑别人是否能接受,得罪过不少人还不自知。这样其实是缺乏仁心的表现,对别人不能有同理心,也不能包容别人,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似乎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可以对别人指指点点。通过学习,现在我正在慢慢觉察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思想,对别人也就没那么多看不惯的情况了,希望修炼自己,从言语谨慎小心开始,说话的时候多关注别人的感受,用同理心对待别人,让自己的仁心慢慢成长起来。

12.4 孔子回答司马牛君子就是做到不忧不惧。司马牛觉得这可能吗?这个也太简单了,但其实要做到不忧不惧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想想我们每天为多少事情忧愁烦恼,啥时候才能做到不忧不惧呢?怎样才能做到不忧不惧呢?孔子说“内省不疚”,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天做的事儿得凭良心,建立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这需要有批判性思维才能做到,所以真的是很不容易的。我以前内心有很多忧虑,现在少了很多,我正在修炼的路上,希望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