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阶段,我竟然没有运动鞋。跟家庭条件没关系,我觉得运动鞋就不是必需品。我是穿着五六厘米的高跟鞋踢毽球的,每天如此,我的毽球技术还不错;我也穿着高跟鞋爬山,如履平地。记忆力,穿着皮鞋、高跟更好,仿佛有安全感,运动鞋只是个过渡,因为运动是片刻的,美才是永恒?这个我当时应该没有想过~
小年轻拼事业的时候,我身边美丽而正能量爆棚的姑娘,穿着十厘米细细的高跟鞋,上班是它、见客户是它、开车上高速也是它,很拼,还那么美。可我略显木讷了,鞋可以七八公分,但永远没有她的那么带劲!姑娘总是劝我,形象抖起来,光有文化又怎么样,这个社会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这个阶段,我仿佛是个勤学苦练的灰姑娘,默默地独自的向上生长。也许穿着高跟鞋减少了运动量,成为过劳肥的助推剂。总之那个阶段,不爱高跟鞋,和平相处吧。
不再年轻的时候,我开始创业。按理说,前些年没有注意的形象,创业阶段是必须要拿起来的武器,可我哪来的实力,楞是发现没有人管理我了,运动鞋好舒服!从此,不单是鞋,连运动装都搭配上了,我无数次在想,客户怎么看我?一个小孩?应该不是;一个不拿事当事的创业者?有可能,但是如果我很专业呢?又来了。
所以事业受到鞋子的局限,并没有那么如日中天。一个阶段过后,我开始反思,你的形象就是价值百万!没有那么皮囊,怎么让别人相信你的能力?毕竟你已经不再年轻,有没有什么可以仰仗的资本,既然无处躲闪,那就自己武装好自己吧!于是,我穿上职业装、高跟鞋,3-5公分但要细细根的那种。
有一次去参加读书会,侃侃而谈的我,愉悦的忘了年龄,感觉和与会的80后、90后融入一坛,散场后看合影留念的时候,突然发现,啊!他们都是小白鞋!!只有我一个人穿着高跟鞋!仿佛什么哗哗泄露的谜底被看穿,突然感觉我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我在想,他们也不是各自领域的小白,都有一方天下,为什么都是小白鞋呢?顺着鞋网上看,苗条的身姿、白富美的脸庞、自信的笑容,每一个人都活成了梳理描述的“自己想要的样子”,气场来自自然,没有违和感,更有掌控力。
为什么小白鞋仍有如此的力量呢?我在想,这大抵是因为,这个社会,不再需要抹猪油来证明自己很有钱了,也不需要穿着多么职业才证明你有职业,时代越来越清晰,头部的能量场有多大,行为的能力范围就有多强。当职场女性不用高跟鞋来武装自己的时候,平底鞋成为健康、真实、注重自我的另一种宣言。拼知识、拼智慧的时代已经来了,你准备好了什么鞋?
职场女性可以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梅耶是优秀的代言,她对每一个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的人,她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找到自己天赋和兴趣,使之成为你热爱的事业,努力工作并通过社交网络跟全世界分享它。你越努力,幸运就越容易找到你。”准备好了,就开始走你要走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