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开始,就开始培养阅读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也看了有几百本书,直接到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我才开始重新反思书籍的选择?
真正开始看书是大学期间,那会开始读一些西方文学,部分历史书籍以及杂文,主要是过下看书的瘾。
毕业出来社会,接触了一个系统的书友会,开始学习财商,以及经商的技巧,心态等方向的书籍。看了这一系列的书籍后,开始对系统有了概念,也常常会思考:一个人的成功特质。这一些列的书籍,看完后自己开始对人事物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整个人也更加放得开,但最近发现也是有点偏向激进。
最近因为一件事,看到了自己在处理事情的过程,其实并没有特别清晰处理的策略。所以触动让我在思考这几年的学习,究竟给自己带来什么?心态越来越放得开,但是其实遇到事情,还是会情绪化。对学习力这个点,也越发的清晰,甚至可以说,逐步找到了如何更高效的学习。但是其实对整体社会的一些认知不通透,对自己的认知也是有缺陷。后续跟朋友沟通才意识到自己对于书籍的选择,出现了问题。过往的摄入,更多是属于所谓的“心灵鸡汤”,只求心里安慰,对思考,对社会规律,人性其实所涉及甚少。所以开始重新审视书籍的选择。
重回经典学科,战略思想要看孙子兵法,外交权谋看战国策,谈判技巧看孟子,为人处事看孔子,探索事物规律看老子。
先完善思维体系,修人格,回归真实社会的探索,逐步养成真正处理事情的能力与反应。
慢一点,会更快。愿书籍逐步增长智慧,让自己少走弯路,遇见更加自由的思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