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同阶级的老人都患癌症,无意之中成为好友,共同完成自己未了心愿的故事。这部影片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触不可及》,这也是一个互相治愈的故事。
影片中的爱德华是一个顶级富豪,卡特是一位知识丰富的修理工。影片打动我的一个点是,卡特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历史教授,因为妻子的怀孕,卡特选择了维持生计,直到得知自己患病,做了四十五年的修理工,但是却从来没做过自己。我想,卡特不顾妻子的劝说,选择和爱德华一起完成自己的遗愿,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做一回自己,不为妻子,不为孩子,只为自己。卡特的遗愿,很大一部分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这恰恰是爱德华不在乎的,而爱德华有钱,刻薄,亲情却是他一直所缺失的。在旅行的过程中卡特终于找到了自己,卡特因为病情的恶化回到了医院,最终离世,留给爱德华一封信。爱德华敲开了女儿的门,进入了女儿的家,抱起了自己的外孙女。最后的最后,爱德华的助理将他们的骨灰共同放在喜马拉雅山顶的积雪之下,这是卡特心中的神迹,在有生之年,卡特没有来到这个他心心念念的地方,死后长眠于此。爱德华因为好友的陪伴也不会孤单。
这部电影的剪辑手法和《蝴蝶效应》的开头,结尾有相似之处,都是将结尾的一两个片段放到开头,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也给影片加上了一层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