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先生说:“我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要做好,下河拿鱼要比别人拿得多,烤酒我也不输人。做一件事,力气一样花,马马虎虎地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
小小年纪泡包谷自己做烧酒,蒸十几小时,柴锅里一直要有水,灶里一直要有柴火,所以必须有人一直盯着。
时健知道,水一干苞谷一煳,自己和弟弟妹妹的学费就没了,家里的开销用度也会大打折扣。
通宵熬夜是不可能了,怎么办呢?
他的方法是仔细计算时间,一锅水从添进甑子到烧干,大约要两个多小时。于是他尝试着在加了水、添了柴后就在柴灶边靠着墙浅睡一会儿,灶上稍有动静,他立即就醒过来。
“心里有事,不会醒不过来。”褚时健说自己自从烤酒,从来没有把苞谷蒸煳过,这个连村里同样烤酒的大人都做不到。
褚时健对生物钟自如掌控的本事一直到80多岁后依然没有减弱,他的孙辈都知道,如果第二天和爷爷约好几点一起出发去某地,最好提前一小时就到约好的地方,因为爷爷只有早没有晚的时候。而且,他从不用闹钟。“我自己脑子里就有个小闹钟。”
这个和柳比歇夫有点像,对时间的感知道度极强。我们要做的就是记录时间开销,慢慢地也能掌控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