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11

第五章:题海战术有用吗?

认知学原理: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这一章作者围绕为什么要练习,哪些内容需要练习,怎样安排练习让学生觉得有用又有意思三个话题阐释。

为什么要练习

因为通过练习能获得最基本的能力。

作者举了系鞋带、打网球等例子,引申到学习除法、写作等是一样。

他认为练习可以获得能力和提高能力。同时,哪怕你已经掌握了某种技能,再练习也不见得能提高的情况下还得反复练习。

作者总结了三个重要的好处:加强基础技能,为学习更先进的技能做准备;防止遗忘;改善迁移。

01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学习

思考在你重新组合信息时产生。这一信息可能来自于环境,来自于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瓶颈。P85

工作记忆空间大的人在推理测试中得分也高,工作记忆空间小的人推理测试分数也不高。

可以通过压缩信息来维持工作记忆中的更多信息。

摆脱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的第一个方法是增加客观性,第二个方法是你可以让工作记忆中操纵信息的过程更有效率。

工作记忆空间不能扩容,我们也可以用两种方法让内容变小:

通过合并使事实占用的空间变小。

02练习使记忆更长久

如果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注定要退还给教师,那为什么还要教它们呢?

研究表明,努力学习不能防止遗忘,但是,持续的练习可以防止遗忘。

临时抱佛脚对记忆持久性没有帮助。

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的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减少练习的时间。

也就是说,要持久的学习,而不是一定时间里突击学习。

03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

哪些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呢?

新问题的表层结构和已经解决问题的表层结构相似时,迁移更容易发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