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续篇:无拘无束的关系》01

作者:[加]克里斯多福·孟


十行采集:

1.虽然人们的身体和心智成长了,但情绪的成长却似乎不能与日俱进,或者跟不上身体的发育。

我发觉,当我用退缩、语言攻击、被动攻击表达愤怒时,这些表达方式只是比我四岁时的略微复杂,但情绪反应大致上维持不变。耍脾气就是耍脾气。

2.过程,是成为情绪成年人、转化关系的重要工具。当不适感升起时,你去接受而非拒绝,便可以体会到感觉是种能量模式,在体内以动觉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

接受感觉并直接体验藏在感觉背后的东西,就是过程。你的关系给你提供的机会,就是走过程。

3.其实痛只有一种,只是根据发生部位、强度和持续时间,有不同的阐释罢了。痛都一样,只是背后的故事各不相同。

通过超然的观察和觉知的增强,我们能看见痛是种被搅动起来的能量,其实是本质的喜悦而平和的能量。

4.原则#1:我的伴侣不是我快乐的来源;我才是。

你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爱和快乐。

5.几乎所有的亲密关系,都笼罩在一个信念的阴影下:“我不完整,也不够好,我需要外在的某人某事,让我变完整,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当你认为,你的伴侣掌握着让你快乐和完满的钥匙时,你的价值感就体现在对方的行动(或不作为)和语言(或沉默)中。

6.在诸多人类追求的背后,不满是驱动力。在所有不满的背后,需求本就无法满足;与需求联手的,是“人是不完整的”信念。

当你相信你并不完整时,需求便占了上风,并推动你从外在去寻求满足感。

7.需求一旦涉入,便无中立可言。当你透过需求的眼睛看世界时,每件事都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一谈到对特殊感的需求,那么一切都将是个人化的!许多人进入一段关系时,目的是期待伴侣来证明自己是特殊的个体。

8.我们为自己设定的几乎所有目标,都在加强一个信念,似乎,只有满足了特定条件后才能获得快乐。

“事实上,只有快乐才能让你快乐!”

快乐根本不是一种感觉。无论你感觉好或坏,真正的快乐总是在那里。快乐、爱、平和与喜悦是不会被条件所束缚的。

9.目标都在未来,快乐就在当下。

实现目标的渴望总是指向未来的。但快乐只能在当下此刻体验到。快乐可以随时体验,无须金钱或条件。

10.关系与爱无关,而与重要性有关。

——大卫·史纳屈

一行精华:

人们情绪的成长跟不上身体的发育。

痛是种被搅动起来的能量,其实是本质的喜悦而平和的能量。

我的伴侣不是我快乐的来源;我才是。

触动,反思,改变:

1.情绪成年的时间,往往会比身体成年晚很多,如果没有下功夫有意识地内观与自省的话,有可能一辈子都是情绪小孩。

我的感受是,随着情绪年龄的增长,应该更清晰地体会到所有感觉都是一种能量,更不容易被这种能量的外表伪装所影响。我想,这大概就是成熟吧。

2.对于伴侣的过份期望,其实是将自己应尽的责任蛮横无理地转嫁给对方。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凡事应该反求诸己,而不是“求诸人”。无论这个人跟你有多亲密,都不能取代你自己的职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