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的第十五封《不要让小人拖累你》。作者在本文中主要谈及交友。作者指出,他在年轻时从来不和两种人打交道:1.随遇而安和安于现状的人;2.不畏困难、全力奋斗后又随波逐流之人。
作者写的未免有些果断,但是读一本书我们一定要结合写作背景。在洛克菲勒的日记中他这么记载:中学时代,朋友和老师他的评价是:不苟言笑、沉默寡言。在高中时,洛克菲勒先生只有一位不太成熟的纨绔子弟朋友。青年时期的洛克先生对两位合伙人的评价是:克拉卡,在未到下班时间去喝酒,引起了洛克先生的厌恶。另一位合作伙伴加德纳,因为泛舟取乐,被其指责为奢侈行为,不知节俭。
在本文中,我认同的作者的观点,如下:
1.消极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极具传染力的想法
我有一个处处消极的亲戚,有一次买房,她给出的建议是“以后供起房贷吗?物业费能撑得起吗?”从一点小事就可以看出她的消极。身边也有同事,在开始一天的工作时,抱怨声也随时而至,能在人的耳朵里起茧子,让人非常不舒服。
2.一个人的朋友,以及交往圈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性格、抱负、身份和地位
穷爸爸和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指出“你的收入是离你最近的几个人的平均值”,我们在现实中会得到很奇怪的印证。说明了你朋友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资源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也印证了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从而慢慢变得和他们一样。
本章节对我的启示及反思有如下两点:
1.如何教育下一代
首先,要摆脱原生家庭的不正确的交友的认识。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是非常不重视甚至抵触交友的。我妈妈经常给姐姐说的一句话是“你看你经常待在家里不和别人玩,多好”。慢慢的让我姐姐养成了自卑的心理和行为。直到我长大后,才明白同辈群体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幼年的姐姐非常渴望有一个朋友和伙伴。在我如今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孩子的交友教育,超越于学习之上。
2.需不需要为孩子培养一个无菌交友世界
我们知道,世界是复杂的,包含很多不同种类的人。在《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卡尔威特指出,要为孩子选择朋友。但依据我目前的阅历和看法,还是不赞同为孩子选择朋友,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是教会孩子如何选择朋友,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的好品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优秀了,吸引的自然都是优秀的人。
3.依据教育学规律,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育学中指出:小学时期孩子受老师影响比较大;中学时期受朋友影响比较大;大学时期受异性影响比较大。这就告诫我们家长,在中学时期,要对孩子进行交友的正确引导。避免孩子因为不当选择朋友走向不良的境地。
4.正确指导交友
教会孩子如何做,是正确的育儿之道。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如何面对交友挫折,如何享受孤独,等等。这些终其一生都要掌握的能力,都是需要我们去教会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