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爸爸很怕我不合群,他于是就刻意地观察我是否在独处着。有空就怂恿我去和别人玩,莫名地他就是害怕我人缘不好,偶尔看见一次我和亲戚家小孩吵闹,就认为我是个爱和人吵架的小姑娘。终于,他的害怕也变成了我的害怕,我日常和小伙伴相处中,也会担心和人处不好关系。如果不是一段关系维持了多年,一段新结识的关系,我总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去,彼此相熟已久,才能带给我心理上的对这段关系的肯定。
合群的生活其实是要虚掷很多时光的,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自我。时刻警惕不能被孤立,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怀疑自己,甚至学会了刻意去迎合他人,获取他人的喜欢,就像是成就了自己。
人如果完全不去考虑他人感受,自然是自私且不受欢迎的,为人自然要和善,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这也是一个人有素质有涵养的基本体现。做一个好人,有温度,且有很高的道德标准的人,不损人、不损己。但要始终与人群保持距离,不与人保持距离,但要警惕花费太多精力去考虑合群。
像别人那样生活,似乎是最不值得的一种活法。人不可能同样的层次,同样的社会地位,从来都是有精神层次和教养方面的不同。差距是永远存在的,你和别人的,别人和你的,就算你想和别人一样,但你就是事业有成,别人就是一败涂地,你想合群,也是没办法的。人与人的区别不仅仅在看得见的地方,还在很多软实力上,很多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思想,还有行为习惯。
你不可能拉低自己,从而再向他人靠拢,很明显这样你只会往低处走。独行,自有它的好处,比如你会比目前的身边的人走的快。然后有一天,你遇见了和你走的一样快的,甚至比你快的,你也只需要远远观望着就可以,然后再加紧步伐,合群,在个人发展上会耽误太多。有些路终究要一个人走,一个人去经历。再一个个地去认识谁,但并不需要融入群体。你可以和一个个的人保持单线友谊。不孤独,却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在人群中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