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聽聞“三觀”這個詞,但總是不太明白它的意思,人們說的“我們三觀不合”又是什麼樣的東西。我特地網上搜過,說那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我看過就忘了。
第一次感受到周遭朋友'三觀'對我的影響竟然是畢業工作之後的事。倒不是我反應遲鈍了,是之前真的沒有遇到過那樣的人,不只是'不合',而是'相反'。
那是我大學的同班同學,由於不同宿舍,我們並沒有過很多的交流,也就是一起上上課罷了。畢業後,我們到了一家公司上班,啟初當然都是開心的,陌生的環境有個認識的人作伴嘛。
甚至我們也只是一起吃午飯的交情,就飯點的簡單聊天已經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不合,想法幾乎處處相反,倒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只要兩個人的觀點不是一拍即合,聊天就很難愉快進行,都是這樣,沒得否認。若是有時候覺得仍可以聊,只是一方在讓罷了。
我跟其他朋友說起過,覺得她過於唯我獨尊了,不大考慮別人的感受,情商不足之類。過會我馬上認識到,可能她也跟與她'三觀合'的朋友講起過我的不是吧。
我又想,她也善良可愛,有疼愛她的男朋友,有週末一起逛街的閨蜜。我們也只是觀點不合。
'找個三觀合的人過一輩子'之類的文章,從前都覺得胡謅,寫文章的人未必懂得什麼叫'三觀'吧。現在就覺得有道理了,總得是合得來的人才相處得了。
總說海納百川,好脾氣地接受各種性格的人,但實際上還是志同道合的人才處得久,話不投機的,老死不相往來才是王道。
生活本來就不是誰應該討好誰,感情這東西不需要維護的,沒了自然就沒了吧,何必留著相互屏蔽了朋友圈的人在列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