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随记*日常】己亥年六月十二,新历2019年7月14日,周日,晴热高温。
睡到自然醒,最近在喜马拉雅上听小说入迷,昨晚听了很久。近十点买了妈妈爱吃的水果、李干、扁肉去康复医院看妈妈。老太太最近腿脚更不方便了,懒得走动,照顾她吃过午餐后,陪她在走廊上散步,有家人陪同,要多练习走走。安排她洗脸漱口,上卫生间,然后躺床上休息,跟她聊天,帮她把衣橱整理好,枕头柜抽屉整理一下,把吃的零食放在她方便取到的地方。安排妥当,回到家已经十二点多了,简单热了稀饭吃,午休,下午去蕉中打球,明天是15号,书记接访日,忙。
接下来要认真想想,是选择回周宁还是留在宁德了。既然谁都不想帮忙,那就我自己决定好了。
固执的坚持着一个选择,当然期待结果给出对的答案。但其实,如果对结果没有信心,这固执就是自己的问题。然,对结果的信心又来自哪里呢?一个理想主义同时也是悲观主义的人,大概总是情愿给自己的选择更多一些肯定和信任的空间,更多的,也是对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暗暗的存在着一种信念与坚持吧。
我曾经跟闺蜜聊天时说起,我小时候最想成为谁家的孩子:做像隔壁家妈妈温柔体贴,说话和蔼可亲的校长家女儿。还喜欢当镇上小卖部辣个老板家的小姑娘,夏天可以到屋后河里游泳,每天还可以有冰棒和西瓜吃……小时候这样想着,居然还口无遮拦说了出来,让家人笑话了很久,那时,妈妈生气时,必定说,喜欢当隔壁家的女儿,立马帮你送过去。现在想想,真是好笑啊~~
【阅读小扎】《小窗幽记》说道:“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受教了。
到了现在的岁数,忽然有点明白,读一本书为什么需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懂得背景,知道作品的来龙去脉,明白作者的立场,才能懂得作品中为什么会有某些观点。不管是读哪位大咖的大作,作为读者,都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通常宁静下来才能写作,但事实上写作才能让人宁静下来。所以不要指望宁静,安静,清静之类,唯词语才是进入宁静的通道。一旦进入,在飞机上,在火车上,都已无所谓。如果不写,在月亮上也无法静下来。
记得小时候,外婆经常教导我们,做事不要急,慢慢来。是的,人生有什么好着急的呢?我们的日常,也许只要这一箪食、一壶浆、一盏茶、一个人,足矣。寂寞吗?当然。孤独吗?当然。但恰恰好的寂寞与孤独,可邀清风明月呀,可对影成三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