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是2011年1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云集当代传播学领域一流学者,包括伊莱休·卡茨、约翰·杜伦·彼得斯、泰玛·利比斯和艾薇儿·奥尔诺夫,甄选13篇媒介研究领域的“经典文本”加以评述,包括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流行品位与组织化社会行为》;赫佐格的《论借来的体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洛文塔尔的《大众偶像的胜利》;沃斯的《共识与大众传播》;朗格夫妇的《芝加哥的麦克阿瑟日》;霍顿与沃尔的《大众传播与类社交互动》;哈罗德·英尼斯的《传播的偏向》;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释码》;墨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清晰的勾勒出媒介研究的历史脉络,同时对哥伦比亚、法兰克福、芝加哥、多伦多和英国文化研究五大学派的传播思想做出精妙的总结。
今天就本书第二章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大众偶像的胜利》进行解读分析。该文发表于1944年,为文化研究设定了最基本的发展方略,更提出了一个理解文化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视角。洛文塔尔指出,消费的胜利标志着文化的全线溃败。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文章一方面批判人们对消费偶像的崇拜,另一方面却又鼓舞对工作与生产的偶像的崇拜。马克思·韦伯评价道,无休止的生产并不比无休止的消费更鼓舞人心。尽管洛文塔尔大部分论述和观点都在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所探讨的问题直至今日我们仍须面对。在诸多层面上,这篇文章都见证了我们的矛盾心态,以及我们在考察文化究竟在当下扮演何种角色时的束手无策。
首先作者就《大众偶像的胜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他考察了1940—1941年间书籍与杂志上刊登的各类人物传记,发现“严肃及重要职务人士”的传记数量大大减少,而“娱乐业人士的传记数量则相应的增加”,同时在早期样本中没有出现一个体育界人士,而及至20世纪40年代,体育明星几乎跻身最受人欢迎人选的榜首。由此,他发现——生产偶像(来源于工业、商业及自然科学)逐渐转换为消费偶像(娱乐界、体育界人士)。大众的偶像不像过去生产那样,是生产阵地的领导人物,而是电影界、夜总会、舞厅的头面人物。他们每一个人都与娱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洛文塔尔称其为“消费偶像”。时至今日,消费偶像依然盛行,偶像像商品一样赋予价值和意义,引导大众消费,逐步泛娱乐化。
其次这一转变表明此时消费已经取代生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兴趣的中心。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技术革命,机器、能源投入大规模商品生产使中低层阶级从前视为奢侈品的东西在社会上扩散,过去的奢侈品不断变为必需品。人们开始只顾追求物质消费,精神价值对他们已逐渐失去吸引力,追求安逸和舒适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内容。从而把物的崇拜绝对化。正如洛文塔尔所指出的:“通俗文化的产品全无任何真正的艺术特征,它呈现的真正特征是:标准化、俗套、保守、虚伪,是一种媚悦于消费者的商品。”消费偶像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消费意识,人们从消费偶像接受的信息不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而是关于社会和个人的消费和消费方式。“消费”似乎成为唯一的原则。今天这个时代的重点已不是在寻找“具有创造力、组织才能和领导能力的天才” ,而在娱乐时光和食物上。对于消费偶像的崇拜,使人们对创造性失去兴趣。对偶像及不断重复事物的消遣式接受,将使现代人逐步走向被动和顺从。洛文塔尔认为对偶像及不断重复事物的消遣式接受,将使现代人逐步走向被动和顺从。对于现在而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粉丝经济,一定程度上就利用了消费偶像的影响力和粉丝的热爱甚至是痴迷,让粉丝不看产品就仅仅凭借是自家偶像代言的就无脑下单,让他们“甘愿”成为一波一波待割的韭菜。
对于这些理论,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在洛文塔尔及大多数法兰克福学者看来,消费领域的崛起意味着人类社会从个性化时代过渡到匿名状态的大众同质化时代。作者引用齐格蒙特·鲍曼的话:“生产是集体行为;而消费则是完全独立与个性化的,最终,也就成为了一种孤独的行为。”他认为正是消费时代的到来,让大众更加的个性化,直面真实自我。我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是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就像讨论网络的双面性,有利有弊。一方面,消费偶像、文化工业的兴起,让大众更加容易陷入顺从,盲目跟随的状态,就像沉默的螺旋,跟随着大部分意见,而消磨了自我的意见。另一方面,消费时代、复制技术的兴起,让贝多芬、莫奈等等文化,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属,大众同样有资格接触,二次创作,大众自我选择的权利增加,接触的文化更加多样,从而也更能造就多样化的人。
尽管洛文塔尔的很多观点在后世都被认为是错的,但是他为文化研究设定了最基本的发展方略。最早采用文本分析研究大众文化,无意中打乱了既有文化秩序和等级制度,同时他的思想:任何一种通行的方法论都能用来,也应该用来同等地分析文学与大众文化。这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