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怕黑、怕小虫子、怕陌生人,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受欺负只知道哭时,很多家长会说“这孩子,天生就胆小”。诚然,性格有天生的因素,因为有些孩子的中枢神经比其他孩子敏感,所以他们害怕外界一切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事物,但很多时候,后天环境的影响要甚于先天因素。
比如,对黑暗、猛兽、未知世界的恐惧是人类天生的,但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大多数孩子可以熄灯独自睡觉,怕蜥蜴的人可以把蜥蜴当作宠物。
这说明,恐惧是可以克服的,胆小是可以改变的。不要总给孩子扣上“胆小”的帽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根深蒂固的思想:我就是天生胆怯的,因此我害怕、恐惧也是正常的。孩子一旦产生这种想法,就会养成遇事退缩、胆小怯懦的性格。
一般而言,过于胆小的孩子通常来自两种家庭:一种是父母过于溺爱的,事无巨细,事事包办,不舍得,也不放心让孩子亲自去尝试。
殊不知,正是这种不恰当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一遇到问题就退缩,寻求大人的帮助,从而造成孩子的不自信和胆小怕事。
另一种是专制霸道型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者过于严厉,会让孩子害怕失败、不敢尝试,从而养成缩手缩脚、缺乏创新精神的性格。
“再哭!再哭大灰狼就来把你叼走了!
“要是再不好好吃饭的话,要饭的就来抓你了!
“还不睡是吧?晚睡的孩子可没人喜欢!
这样的话,是不是听着很耳熟?T试问有多少家长在孩子淘气、顽皮、不听话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的确,对孩子来说,“吓唬”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甚至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被吓唬的孩子会立刻收敛其行为,变得乖乖听话。但是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家长是否认真考虑过呢?
专家指出,经常受到惊吓的孩子往往胆小怯懦、遇事易慌乱、没有主见,而且有可能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失眠、口吃、智力低下等。
安全感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第六心理要素,而时常被恐吓的孩子终日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之中,即使在白天也会惶恐不安,晚上更是噩梦不断、惊醒啼哭。
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健康必定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经常受到恐吓的孩子反应比一般孩子要迟钝,因为孩子受到惊吓后往往因为害怕而不敢动、不敢想、不敢做,所以容易导致思维僵化、行为呆板。同时缺乏安全感,孩子更容易变得自卑,害怕与人交往,害怕接触新事物。这种自卑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缺乏勇气和自信,最终一事无成。
鉴于此,请停止对孩子的威胁与恐吓吧,即使这种手段看起来很奏效,也不要随意用在孩子身上。
吓唬或许能换来孩子暂时的安静与听话但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事理。它只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和害怕,从而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