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由于人们长期难以察觉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恰当刺激的条件下则可以解除这种抑制,从而使蕴藏于人体内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人们对“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了形象的说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
刚接受六年级的时候,我了解到班里有几位学生从来都不写作业,其中就有刘雯雯同学。她是三年级的时候转到我们学校的,以前是在焦作上学,随母亲改嫁来到这里,两地的教学差异使她很难适应,慢慢地开始学习成绩下滑,作业也不做。了解到这一情况,在开学之初,我对她进行了一次谈话,希望她认真学习,积极完成作业。她也向我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她就又故技重施,一次又一次地谈话,一次又一次的叫家长,她还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次数多了,我也无计可施,慢慢地开始厌倦起来,对她放任自流。
在一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数学课上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个代表进行演板,她们组的代表是她。当我走到她身边时,她小声的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啊”
“没关系,老师给你讲,你会了再演板”我小声说。
“老师,对不对?”当她要去演板的时候,还悄悄的问我。
我对她点点头表示肯定。
然后,在评讲过程中,我针对她的演板提出了特别的表扬,她笑着坐了下来。我并没有把这次的事情放在心上,以为她还会和以前一样,不好好听课,不完成作业。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提问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她把手举了起来,高过桌子一点点。我看到这一现象,立即让她来回答,她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后,我马上就对她提出了表扬,学生们都给她点赞,她笑着坐下。在第二次提问的时候,她依然举起了手,这次比上次高了一些,虽然最后她给的答案不正确,但我对她的勇气提出了表扬。到第三次的时候,她已经把手举的高高的,不停的对我说“我、我、我”。
她的表现让我反思,无论学生的表现如何的让老师力不从心,我们也不能产生放弃她的想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需要关照的花蕊,只要给她精心的呵护,充足的雨露,她就能开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