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19:莫要飞得更高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更高、更快、更强,这种文化和意识本质上来自于西方,是竞争思维下的产物。中国人鲜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家追求的是更合适,更合乎礼,更合乎道。
思维方式不同,人考虑问题的方向便会形成较大的差异。之前,孔子就父子之间意见或志向发生冲突的情况,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是断然不会如此的,非要泾渭分明,分个对错不可。倘若真的水火不容,那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东西方文化之间,有差异,也有共性之处。中国人之中,大概也会有西方思维指引下的做法出现。所以,孔子“当之未发谓之豫”——预先做了“防范”。在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做了特别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种想法也不能生,只要父母还在,就不能疏远、远离父母。
用今人的思维臆测,这个远,一方面可以指物理距离上的远离、远游;另一方面可以指心理距离上的疏离、疏远。中国人的“调适”功夫那是相当了得的,说不下、劝不动,惹不起,我躲得起,“敬而远之”这种事儿,谁也挑不出理儿来。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的意思就是说,从父子关系角度讲,从孝的角度讲,远游是不可以的。在古代,远游还有游学、游宦的意味。
到远方去从师或者到远方去谋职,这些总是正当理由吧?在孔子看来,也是不提倡的。
当然了,中国人从来不讲绝对。虽然不提倡,但受环境制约如果不得已非要这样做时,孔子又给出了折中的建议——游必有方。
中国的汉字,实在是微言大义的。“游必有方”的“方”,既可以是“方向、方位”,意思是说不得已非要抛下父母去游学、游宦,要明确方向和方位,让父母有个念想,能够放心。当然,这个“方”也可以是“方略、办法”,意思是说,如果不得已非要远离父母去游学、游宦,也要妥善谋划一个办法,将父母处置好。不至于让自己的远离,给父母的生活、心理造成太大的冲击。
表面上看,孔子讲的是“父母在”的情况下,子女“远游”的问题。实际上,孔子是就做子女的“礼节”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一、“不远游”以甄别其心
“父母在,不远游”是大前提,但这个大前提是一种行为上的外在表现。单纯用外在表现,很难判定一个人的内心。所以,要特别“观其所由”,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孝是论心不论行的,前面孔子讲“父母唯其疾之忧”。当一个人有孩子时,当自己的孩子生病之时,才能真正体会“父母唯其疾之忧”。也才能体会做父母的良苦用心,才能发自内心的孝敬自己的父母。
“不远游”既然是大前提,远游之前,便要认真体会一下“父母唯其疾之忧”,琢磨自己“远游”的初衷是什么?是游学、游宦的实际需要吗?还是心里的小不平,是想要逃离的冲动?
内心甄别清楚了,动机是否正确便一目了然。错误的动机下,是不可能有正确的结果的。
二、“游必有方”以鉴定其行
经过内心的鉴定,动机正确,目标清楚,便可以采取行动了。
不得已采取了“出游”的行动,便要对照“出游”的标准——有方。
“有方”与否还是要以“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心态来参悟对照。父母所关心的,恰是我们应该解决的。父母关心我们出游的方向、方位,我们便要把这个弄清楚,讲给父母听,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再采取行动。我们关心自己的子女时“父母唯其疾之忧”,也要回转过来关照父母的生活,看生活上、心理上是否有个着落,有了着落,才能踏实地放心出游。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实在是个很宏达的境界,但不要忘了,鸟飞不过天,鱼跃不过海。父母在时,最好把父母当做自己的天和海,无论怎样飞、怎样跃都要有个根底和凭借。真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再去打拼自己的一份天地也不迟。
真正懂得“礼”的调试功能的智者,一定不会撕扯着喉咙唱——我想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他们深深懂得,父母既是自己的约束,更是自己的凭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