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熙熙攘攘,为利来往”?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一处有利,那么众人就会聚集到那里;如果那里没有利,那么众人就不会待在那里。

  正如战国时流传的“市场”之理:早上人们争着赶往市场,而傍晚离开时众人没有一个人回头去看市场。这是因为早上市场有世人需要的东西,所以众人前往。 而傍晚时市场已经没有人们需要的东西了,所以众人不需要再呆在那里了。

  当初廉颇免官后,他的门客都离他而去。等到他重新受到重用时,他的门客都回来了。廉颇要赶走他们,有一个门客就代表众门客对廉颇晓之以理。 门客之所以跟随廉颇,与他们之所以离开廉颇,是一个道理,便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即“利”。

  这个门客讲得理所当然,还认为廉颇不懂人情世理。这是门客的解释,再说一个旁观者。

  孟尝君被罢免相位后,他的三千门客都离开了他,只有当初那个云“长剑归来兮”的冯谖,还一直留在孟尝君身边。这是因为冯谖与孟尝君相交以义,而非交以利。后来冯谖凭借自己的纵横游说之术,让孟尝君重归相位。当孟尝君想要侮辱那些不知羞耻而赶回来的门客时,冯谖便劝孟尝君不要这样做。冯谖告诉孟尝君,自己并不是为了门客而替他们求情,而是为了孟尝君好。 天下之往来,在于有利;天下之背离,在于无利。这是世理,自古如此,门客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如果孟尝君赶走他们,便是削弱自己的势力。门客有求于孟尝君,而孟尝君亦有用于门客,二者相利而合。

  所以交以利者,互利则合,无利则分。交以义者,不为利而为情义,坚而不可摧。

  那些“酒肉兄弟千个,有急用之时一个无”、“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云云,皆是相交以利者。而那些富者与贫者之交,贵者与贱者之交,这类都是相交以义者,交的是人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电视剧《大秦帝国》的时候,田文这个角色让我记得很深,主角自是讨喜,可我没有想到是一个配角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先...
    寻安宁阅读 14,849评论 2 5
  • 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即田文,是战国四大君子之一,有资料说他生于公元前309年;孟尝君的父亲是田婴。田婴是齐国...
    HTLIAO2011阅读 1,629评论 0 0
  •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
    雪蓉阅读 892评论 0 1
  •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执政,权势如日中天,许多人羡慕他的权势,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极尽讨好拍马之能事。王安石的儿子王...
    至简君阅读 1,274评论 4 9
  • 在战国时代,涌现出很多的豪杰名仕,这其中有影响中国百年的思想家,有以改革而闻名的政治家,有以兵法而流传后世的军事家...
    妖精不会死阅读 57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