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一处有利,那么众人就会聚集到那里;如果那里没有利,那么众人就不会待在那里。
正如战国时流传的“市场”之理:早上人们争着赶往市场,而傍晚离开时众人没有一个人回头去看市场。这是因为早上市场有世人需要的东西,所以众人前往。 而傍晚时市场已经没有人们需要的东西了,所以众人不需要再呆在那里了。
当初廉颇免官后,他的门客都离他而去。等到他重新受到重用时,他的门客都回来了。廉颇要赶走他们,有一个门客就代表众门客对廉颇晓之以理。 门客之所以跟随廉颇,与他们之所以离开廉颇,是一个道理,便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即“利”。
这个门客讲得理所当然,还认为廉颇不懂人情世理。这是门客的解释,再说一个旁观者。
孟尝君被罢免相位后,他的三千门客都离开了他,只有当初那个云“长剑归来兮”的冯谖,还一直留在孟尝君身边。这是因为冯谖与孟尝君相交以义,而非交以利。后来冯谖凭借自己的纵横游说之术,让孟尝君重归相位。当孟尝君想要侮辱那些不知羞耻而赶回来的门客时,冯谖便劝孟尝君不要这样做。冯谖告诉孟尝君,自己并不是为了门客而替他们求情,而是为了孟尝君好。 天下之往来,在于有利;天下之背离,在于无利。这是世理,自古如此,门客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如果孟尝君赶走他们,便是削弱自己的势力。门客有求于孟尝君,而孟尝君亦有用于门客,二者相利而合。
所以交以利者,互利则合,无利则分。交以义者,不为利而为情义,坚而不可摧。
那些“酒肉兄弟千个,有急用之时一个无”、“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云云,皆是相交以利者。而那些富者与贫者之交,贵者与贱者之交,这类都是相交以义者,交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