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微信群看到有人说买基金要做到长期持有,基本上就不会亏。
这样子是看似没有错,可长期容易长期持有基金,容易做到吗?
大部分人觉得长期持有就是买了,然后不要卖就行。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自己少点看账户,看到账户跌了也不卖,只要自己坚持不卖,就不会被割。
很多人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中,觉得自己能够承受50%的跌幅,可实际上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跌到20%甚至10%的时候就非常难受。
我自己也差不多。年后这一轮暴跌,我的心态也开始烦躁。对于大跌有些麻木,不想刚开始跌的时候,看到跌了就想着补仓。
对于辛辛苦苦赚钱的上班族来说,赚个千百块钱都不容易。当打开账户看到自己一个月、两个月的工资亏没了的时候,没多少人能够做到淡定。
即使跟你说几年后会很好,他依然会非常非常害怕、担心,然后做出非常不理智的行动。
不顾波动,坚持拿到最后不为所动,这种做法看似轻巧,却没有多少人能做的到。
人性都是差不多的,自己投入本钱少的时候,心态自然好,涨跌不为所动。可自己投入本金多了后,得失心便开始重了,每天拿着计算器算,看到账户的盈亏总想着自己要多久的劳动才能赚回这钱。
甚至我看过一个有意思的做法,基金经理之所以心理素质那么好,涨跌都坚持按自己的风格去调仓买卖,是因为他们拿着别人的钱在操作。如果管自己的身家,很多的心态也会受影响。
对于投资人来说,如果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尽量降低波动,提升自己的持有体验,非常重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持有的资产,一直拿得住的往往是慢慢涨,既不暴涨也不暴跌。涨得快的股票,你很容易觉得涨得太快就卖出去跌太多的东西,你也觉得怀疑自己不会特别难受。
大部分人投资基金几乎只认同指数基金,他们除了定投沪深300指数就不怎么买别的基金。毕竟这是唯一能让不同的大V都推荐认同的网红基金。
这样当然没任何问题,但过程挺难受的。沪深300指数的波动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太大了,承担这波动需要一定的大心脏。
适当降低些预期收益率,买些张清华等牛人的债基,降低波动,让自己更加容易拿住些,这样说不定有惊喜。自己别被甩下车,就有机会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