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刚满二十岁,我认识Z小姐的时候,她就是单身。一直保存着联系方式,只是平时少有往来,而自从我关了朋友圈以后,更是对彼此的生活都相知甚少。
在咖啡店里偶遇,闲聊之际,她突然问我,“你说为什么人的年纪越大,越难心动了?”她话落时,我杯子里的冰块悄然掉落。
看着手中的杯子,轻轻地左右晃了晃,并未答话。因为我知道,她还没有说完。
果然,她依旧用那波澜不惊的语气再次问我,“你难道就没这种感觉吗?”
我发现杯子里的冰块又化了一块,用力张开嘴,咔嚓咬了一大口后才说: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我们学校前面那条马路凹凸不平的样子,甚至那些马路旁狗尾巴草是朝着哪个方向长得,还有很多次我走在马路上心里所想的事情。
但是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关于那段困顿寥落的日子,我一个人是怎样走过来的了。”
就在她要开口的时候,我接着说道:“其实在我三十岁生日的那天,看着体重秤上85公斤的数字,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停留在我以为的63公斤的年少记忆里。”那个时候,我的认知并未定型,一切对我都是美好的。
我记得我的球鞋脏了,用刷子刷去污渍的那个过程。记得17岁少年时看见的回眸一笑,那个她就莫名成为了我心里奇怪的白月光。我甚至还记得,那次去参加街舞比赛,身边小伙伴们都穿的什么款式颜色的衣服。
但是我现在很难记得,我昨天去了哪里,路上遇见了谁,三餐吃过什么特殊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过往那些经历正在一步步的构建着我的认知,原来认知是需要有个成熟过程的,而且在定型以后是具有绝对排异性的特质。
就像你只听说过,这世上只有30岁的人怀念20岁的青春,却从未听见过,70岁的人怀念60岁的岁月。
然后我就逐渐地发现,走进一个人内心的脚步,是随着年龄增加而翻倍增长的。在你个人认知定型过程中,出现的人和事,哪怕一次遇见,它都会成为你人生回忆的一部分。
如果可以有一个词来形容,或许应该叫做举足轻重吧?她在这段回忆中占比越大,就越让你心动。
说完我看着空了的杯子,晃了一会又说:后来我发现,我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清晰的认知,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包括看清楚我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甚至开始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从而越来越不需要在这个认知体系里缝缝补补。
我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去更改,结果却只是自讨苦吃。定型了,就是定型了。就像来晚了,就是来晚了。
再后来我就对自己说,人之初,如白纸。哪怕轻轻一笔,都是惊鸿一瞥。
我在这张纸上不停地写和画,可纸就这么大,我想再多留下些痕迹,那需要的就不是只多费些笔墨了。
最后这张纸挤满我的故事,或许有的故事,早就没有了内容里的那些人和事,还有那一场相遇,但它却成为了我人生不可切割的部分。
直到现在,我惧怕和人接触,受人影响,有些话其实一直没说,我凡事尽量做的体面又时刻充满边界,我只是想在那张纸还有一点空间的时候,能够好好再去遇到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罢了。
说完,不由沉默。
许久,她才又说,那你觉得,你新相遇的人,她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我抬头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认真地说道,其实无关对错,只是来晚了,也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