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祖父
【前言】马上就要学习《孝经》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祖父母、父母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怎样尽孝,我想就从怀念他们开始吧。“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算是尽孝吧。
我的祖上都是农民,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可记述,但他们的言行品格,颇有很多让后人怀念和继承的。
我的祖父名讳陈洪勋,乳名满仓,大概是高祖也希望家里年年有余粮吧。
祖父逝世于1981年秋,应该是阳历九月中旬,至今已经41年了。记得那年我刚考入濮阳师范,入校刚刚一周多,中午吃饭时接到父亲发给我的“祖父去世,速归”的电报,就眼里含着泪找临时辅导员朱老师请了假,赶回老家。
在我的记忆里,祖父是一个瘦高个,略微有点驼背,目光炯炯有神,十分勤劳的人。我小时候,他在生产队的菜园子里劳动,和几位老人一起负责菜园子的管理。但从未向家里拿过什么青菜瓜果,都是队里分多少吃多少。那时候家里穷,小伙伴们也都爱到菜园子里去寻摸点吃的。实在没法的时候,祖父就给我们找两个“歪瓜裂枣”般的大肚子黄瓜,解解馋。
我记事的时候,我们已经分家另过。父亲母亲领着我们兄妹六个,一家八口人过日子。所以,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们那里也防震,祖父在后园的小树林里铺了一张床,用竹竿搭起塑料布当帐篷,我就钻进去一起睡。祖父握着我的脚脖子说,“长得好快啊,脚脖子都这么粗了,跟小腿肚子一样粗了。”
再早些的时候,祖父在后园盖起了新房子。那年冬天,下着鹅毛大雪,我家里冷,就跑到祖父家里。正好祖父和本村西头一位姓何的留着很长的白胡子老友盘腿坐在炕上喝酒。好像就两个菜,一个是葱花炒鸡蛋。我眼巴巴地坐在旁边,祖父先给我夹了一块葱花炒鸡蛋,好香哟。又用筷子的另一头在小酒盅里沾了沾,放到我嘴里,太辣了,我摇着手吐着舌头,晕晕乎乎睡了一晚上。
我从14岁离家上高中,后来参加工作,很少在家生活,关于祖父的生平事迹也很少知道。后来断断续续从父亲和家人那里,才略微了解一点。
祖父排行老二,但大爷爷姓甚名谁我记事时就没见过,好像是年轻时不好好干,吸大烟卖了女儿离家出走,一直没有回音。爷爷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老人说是我爷爷照顾他们两个上学,成家立业的。
但有一件事,是我不能忘记的。爷爷年轻时就推红车子(独轮车)做点小生意养活家人。有一年从河北大名回来,走到河南河北交界的的地方时,天已经全黑了,见一个小女孩在路边哭,爷爷仔细问了情况,小女孩也说不清楚,爷爷等了一阵子,因那里离我家还有20多里路,爷爷就把小女孩推回了家养了起来。后来做买卖,只要经过那里或附近,都要仔细打听,后来终于打听到了小女孩的家人,就把小女孩送还了人家。从那时两家就成了亲戚。我小时候,那家人逢年过节都要来走亲戚,他们村里有古庙会,我们也去。我小时候就去过两次,那家人的生活条件还不错,比我家要好一些。
祖父为人处世诚实厚道,守信用。那些年,凡是近门的爷爷奶奶、老姑、叔叔姑姑,不管是在安阳工作的,还是在河北邯郸、峰峰工作的,以及好些说不清关系的亲戚,过年过节也都来祖父家里走亲戚。
这些年,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都是匆匆去,匆匆来,也不知道这些“老亲戚”还走动不走动了。
2022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