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学院鼓励我们去联系教授的课题组,了解和参与进去学习。 我和我的室友阿欢去找了我们学院的一位传说中我们学院编程最厉害的张老师,学校的快速成型装备的程序就是他开发的。
张老师和我们谈话中,我印象最深刻是他提出学东西要“做中学”。
当时就深有同感,因为在大学课程很多,只是走马观花一样,考试完,知识都还给书本,没留在自己身上,实际生活里用不出来。
前段时间我看一本书《精进》,书中说“在心理学领域,“做中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几乎已成定论”。
看到这个结论,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下面是我想提的问题: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所谓的学习方式都有哪些?
“做中学”适合哪些领域,有没有这种方式不适合的领域?
这种方式的有效的实施方式是什么?
有些技能特别适合来做中学,比如骑自行车、游泳、学习办公软件···
既然做中学这么有效啊,那如何实施呢!
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做中学的方式。
在游戏中,学习任务可以,被巧妙地设计成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任务和挑战。
玩家在玩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学会了。
第二点就是游戏好玩有趣。
为什么人喜欢玩游戏呢!
精进这本书,给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调用多种感官及时反馈。
第二,动态多变的情境和挑战,避免了单调和枯燥。
第三,与玩家学习曲线动态匹配的挑战难度是玩家既不会因为挑战过来而严重受挫,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取。
家馆幼儿部的孩子学习很多玩中学的方式,晨练跑步游戏,运动游戏,英语儿歌表演、动画片跟读,小组PK,积卡奖励机制等等。
有机会再给大家细说孩子们在家馆是怎么玩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