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着力推动新生命教育——让美好看得见
认真研读中心校的2021年下半年工作补充意见,简单务实,毫不拖泥带水。谈重点工作从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两方面着手,为学校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以及优化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思路带了个好头,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认真回顾学校近年来的工作,虽然连续两个学年,学校在全局D组积分排名中位列第一,特别是上个学年,在上行压力巨大,既有优势散失,办学优势减弱的情况下,仍然以最终得分896.5的高分居小学D组首位,超出第二名30多分。考评积分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至少表明近几年培育小学围绕新生命教育展开的管理组织改革是见了一些成效的,学校的自动化运行程度较高。另一方面,进一步表明,学校到了需要在品质化建设方面进行持续、有深度的推进的时候。
突出重点,着力推动新生命教育——让美好看得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培育小学的工作主旋律。管理的精细化和课堂的高质量应该成为培育小学深化改革,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的关键两翼。
在这个思路基础上,中心校的补充意见对我校的发展有以下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高质量党建是管理精细化和课堂高质量的核心动能所在。
在持续推进党的建设“百年行动”建设中,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1.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一是要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积极参与和筹备党建季度观摩、谈心谈话等各项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推动学校领导干部、全体师生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二是要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活动,树立“人民”意识,深入开展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学生午餐供应及课后延时服务等重点工作,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划,贯彻落实党团队一体化发展。一是要站在为党育人的战略高度,将少先队工作作为中小学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各校少工委工作职责,聚焦正视少先队的问题及挑战,主动提供支持,切实给予保障。二是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队前教育课程、分批入队仪式、十月份少代会等相关工作,做实做细“红领巾奖章”阶梯评价制度,提高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三是要大力弘扬“红色二七”精神。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创新开展“红领巾寻访”“红领巾服务日”“共青团服务日”“雏鹰小队”等共青团、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打造独具二七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
3.高质量建设两支队伍。
管理队伍方面: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教育政策和部署。二是加强管理能力和对现代教育管理的认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三是增强教育管理创新能力,立足学校实际,不等不靠不要,推动学校新发展。四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任人唯德唯才。既要敢抓敢管又要能够放手放权,收放自如,凝聚力量,形成有凝聚力、敢打能胜的坚强的战斗堡垒。全面践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干部选拔任用标准。
教师队伍方面:一是增强为党育人的意识。二是增强为党育人的本领。三是自觉践行“美好教育”的高质量。
(二)落实“双减”工作,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课堂高质量建设指明了方向
不断完善学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重心。
1.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工作,开启铸魂育人新局面。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课程行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学、融入学;加强读本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的统筹使用,善于运用本校特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作用。
2.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是要认真开展各年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着重强化《标准》对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体育教师要注重每一次测试结果的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功能。二是要加强学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和“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体育、艺术多元化教学模式,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等体育竞赛体系和艺术测评机制。三是要切实抓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把家庭和学校的边界划出来,制定具体方案,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要疏堵结合、对症下药,直面差异、分类管理,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学生应急通话需求;要以推荐目录为主,注重读物的内容和推荐方式的管理;明确体质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教育这一误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四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五是要持续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六是要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积极探索各年级劳动教育清单,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3.重视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至少2次以上,充分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作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强化综合实践育人,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三)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教师队伍高质量是课堂高质量的根本保证
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主体责任,分层次提高各段教师能力水平发展。
1.持续做好“礼赞建党百年 矢志为党育人”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师德正能量,厚植爱国情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克己奉公、奉献社会,增强广大教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教师学习践行新时代师德规范。
2.认真分析学校教师队伍力量现状,多方位开展教师培养策略;依托“强师工程”、青蓝结对、“筑梦”教师成长工作坊、历练教师风采展示及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扎实开展培青活动。
(四)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管理精细化的第一要务
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着力提高学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是要加强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要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把握工作特点和规律,坚持外防输入不放松、内防反弹不懈怠,严防死守,严格各项防疫举措。二是要把好校园入口,根据疫情发生的阶段性、区域性和时段性特征,及时、灵活调整防控策略,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严防出现聚集。
结合此次疫情的特点以及学校疫情防控的实际,就管理精细化我们应该恪守三条底限:第一,严把入门关,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入校园,必需认真落实扫码、测温、消杀、登记,校内师生进入校园前完成自测温和打卡报备方可进入校园。(胡志芬主任是严把入门关的第一责任人)二、严把入班测温、消杀关,上午十点,必需全面完成对在校学生体温登记情况清查(年级主任是年级清查的第一责任人。)三、严格三次消杀习惯养成(班主任是班级学生三次消杀习惯养成的第一责任人。)
(五)关注教育热点,提升民生温度是管理精细化和课堂高质量的试金石
践行教育是最大民生工程,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建立新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树牢服务意识,严格执纪问责等要求。一是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入学要求,分期分批分类开好学、招好生。二是严格落实上级要求,网络招生、阳光招生,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尽入。
2.认真贯彻落实“双减”精神,从源头确保“零起点”教学理念落实。一是要认真研究“双减”之后的学校工作变革,围绕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迫切需求,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高质量”社会需求,学校必须有一个清醒的“高质量”路线图,既是满足群众的关切,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目标。二是围绕“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工作。三是要将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教导处要加强课程标准、教材要求的教研工作,加强备课指导和课后评价工作,明确各学科、各年级段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
3. 课后服务“5+2”实现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4.认真研究并积极落实《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一是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学生交往行为准则、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视频监控管理规定等制度,建立预防、报告、处置性侵害、性骚扰工作机制。二是定期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三是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