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完成一件重要工作时,要想促使自己保证持续的专注力和坚持性,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目标还可以有效减少不确定性导致的焦虑感,让人们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更多的自我掌控力。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目标和具体行动计划,是让孩子摆脱学习困难,建立真正自信的重要一步。
为此,在将遥远的期望变成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时我们要明确四个问题:
1、孩子的学习痛点是什么?学习痛点,就是孩子最害怕、最希望改善的问题。
2、解决这个痛点,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例如学好数学,可能需要具备良好的运算能力;对公式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3、孩子已具备的条件有哪些?让孩子看到自身已具有的数学能力,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4、要解决这个学习痛点,还需具备哪些条件?这一步需要我们家长帮助孩子分析试卷、与孩子沟通错题原因,为孩子找到一个明确目标,专门训练提升相应能力。
为孩子制定计划在帮助孩子制订计划时,若要保证孩子在执行时更有行动力,就必须参照孩子实际的接受能力,明确孩子目前的状态。并了解孩子和最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缩短距离需要付出的努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任务符合清晰、具体、合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时,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动力,促使他完成学习任务。一次获得成功的感觉将激发孩子不断坚持行动去取得下一次成功,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我们帮孩子制订的任务,务必从小的改变开始,并设定中等挑战难度。所谓的中等难度的挑战,一定是让孩子能“跳一跳,够得到”的东西。
以希望孩子进步10名为例,引导孩子订计划,找出孩子最容易进步的方向的具体方法是,分析孩子平时的试卷测验结果,把孩子容易出错的题、需要提高的地方分类,如下:
一、记忆、背诵相关的问题;
二、孩子能理解但不熟练的项目;
三、孩子因马虎而丢分的项目;
四、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才能掌握的综合性难题。
这样就将孩子目前的不足,从易到难,做了一个分解。
第一类,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孩子来说,很获得容易进步。因此每掌握一首唐诗,一个单词都会给他很大的成就感。
第二类,缺乏练习,不能熟练运用的知识,考试容易丢分。这类项目很容易同马虎混淆。其实,正因为孩子对这类知识不熟练,才会在考试时因紧张犯错。这类知识,可通过加强训练,帮助孩子快速掌握。这两项是孩子最容易进步的地方,大家可以着重训练这部分内容。
第三类是真正因马虎而丢分的项目。但如果孩子马虎、粗心是习惯问题,简单告诉他“下次注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帮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注意力训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训练中提醒他已经走神并需要再次集中了。
最后一类,需要经综合、长期训练,才能够提高,可以暂时列入孩子长期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应在完成前面三项练习后再去尝试。
以上,孩子在完成任务后,付出的努力能更快地在成绩中获得反馈,就会获得更强烈的自我认同,也会有更大的动力坚持下去。
希望大家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把孩子需要克服的困难,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帮孩子获得更持久的行动力。总结如何在帮助孩子获得学习动力后,让孩子继续积极付出努力和行动。
父母们需要从两方面引导孩子:
一是通过目标分析四步法,帮孩子确定具体的行动方向;
二是帮助孩子对TA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评估,制订清晰、具体、合理,并具有中等挑战难度的任务计划,使孩子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看到自己努力成果的反馈,从而获得进一步努力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