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除了一句满怀祝愿的“过年好!”,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恐怕是“现在不比从前,一点年味也没有了!”。
年味越来越淡,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可是,之前那浓浓的年味到底去哪里了呢?今天,暂且让我们抚今忆昔,从人与情、物与事、时与感三个方面,来品一品这由浓变淡的年味。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期盼团聚里的人与情
春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在外漂泊了一年的游子,终于又可以回到家乡,尝一尝母亲亲手包的水饺,听一听父亲酒后的唠叨。“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好似一壶酝酿了三百六十多日的好酒,让的心涌动着一股暖流。
古人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游子即使到了年末,也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于是,团聚也变成了奢望。“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那种孤独凄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那种心酸无奈也不是吟诗诵句就能抚平的。
相比于古人,我们有便利的通讯条件,让我们在平日里就可以与家人沟通联系;还有先进的交通工具,让我们在节日里回趟家也容易了许多。因此,春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面所蕴含的思念的情分便比古时少了许些。我们回家,与亲人之间的别后重逢的喜悦表现得不再如往常那样强烈,倒是与手机的亲密丝毫不减消减。节后走亲戚也更像是完任务,半天可以拜访五六家,似乎还得设计一张路线图,少了嘘寒问暖,多了计划盘算。这应算是年味变淡的一个原因吧。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仪式礼节里的物与事
“腊八粥,熬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一首歌谣唱出了春节需要准备的物品,道出了应当做的事情。
祭灶官
在我们家乡,灶王爷是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的神仙之一。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要伺候灶王爷上天。把新买来的灶王爷画像悬挂在墙上,为他备好糖果和其它祭品。为什么要让他吃糖呢?因为灶王爷在家里住了一年的时间,在小年这天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来该家的情况。吃了糖后嘴甜。人们是盼着灶王爷多说这家人的好事。“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来广降吉祥”“二十三日上天去,初一五更回界来”,说的就是如此。除了为灶王爷备好祭品,还要为他的坐骑准备好草料和饮水,让它喝饱吃足,好载着灶王爷上天庭。
扫房子
小时候,农村的居住条件差,房子很容易染上灰尘,而又不易打扫。新年之前来一次彻底地大扫除,这也算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仪式。所谓万象更新,窗明几净是每一位朴实农村人的追求和向往。对于老屋,打扫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将屋里的所有的家具全部搬到院子里,然后清扫墙壁。整理打扫时,也会收获许多惊喜。记得有一次,发现了自己之前写的作文,读着觉得幼稚而欣慰,也算是一种温馨的回忆。
做豆腐
做豆腐是一件很繁琐的事。记得小时候,要吃到刚出锅的豆腐,总是得等到晚上很晚。可是的确是很好吃。即便是什么佐料也不加,味道照样鲜美得很。豆腐做好之后,父亲总是让先给祖父母送去一份,让他们尝尝鲜。之所以要煞费周折的做豆腐,很重要的原因是春节祭祀时要用到它。而且,豆腐和“都福”谐音,蕴含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
杀公鸡
每户人家都要赶在年前杀一只大公鸡,炸成鸡肉丸子。除了鸡肉丸子,还要备好许多其他的炸品,例如,鸡肉丸子、鱼等,一是用于祭祀,再就是这些炸品在做菜时用着方便,正月里招待客人又显得上档次。所以,在腊月二十七八左右,人们都忙于炸丸子,你若到乡村巷子里走一走,定是香气漫天。
贴年画
小时候,为了将房子装饰得更好看,春节前都要买一些年画贴到墙上,把往年的换下来,给人一种新鲜之感。除了木印的年画,还会买一些其他题材的张贴画。记得有一年,父亲买了一张齐天大圣的张贴画,一张三尺大小的图画上,孙悟空傲然而立,四周是一组组小图画,描绘了一个个西天取经路上的故事。至今,我还记得,刚买来这张画,我们围在父亲周围,一起对照着图画说齐天大圣的故事的情景。
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春节最流行的一个习俗应该算是贴春联了。祖父在时,春联都是由他来写。由于要写好几家的春联,祖父又写得慢,所以往往需要两三天的功夫才能写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祖父整理春联纸,在写好后帮着摆好晾干。写春联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祖父写的春联几乎每年都没什么变化,总是那几副。其中,有一副叫做“宽宏大量羊叔子,谨慎小心诸葛公”,这可能是教人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也要有谨慎小心的品格吧。因为每年都写,我也慢慢记在了心里。有一年,祖父把这副春联写成了“宽宏小心羊叔子,谨慎大量诸葛公”,我等他写完后才告诉他。他问,为什么没早提醒他。我回答道,两个人的品格融合到一起,也是挺好的。
小时候过年的事与物总是那么的多,说起来也没个完。而今,却早已不同。社会的发展,让我们不用再为准备年货而犯愁,这是一种好的现象。我们住上了干净舒适的房子,要准备的吃用的物品很容易就能买到,春联也有高大上的印刷品……只是,年味却也随着这些变化而逐渐变淡。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循环往复里的时与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在异乡而无法回家与亲人共度春节,自然有太多的感慨需要书法。诗歌便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形式。苏轼早年有一组古体诗佳作《馈岁》《别岁》《守岁》便是对春节感慨的典型代表作。
组诗前有一段序:“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由此可知,当时苏轼独在异乡,到了年末不能回家,只得以写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一起读一读这三首诗:
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在诗中描绘了当时蜀地春节的风俗,画面感强,读来让人产生共鸣,也随着他感叹起来。
岁末写诗的当然不只是苏轼,还有很多大诗人,白居易算是这类诗作较多的一位。
四十九岁时写道: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五十三岁时写道: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六十岁时写道: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六十四岁时写道: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
将近七十岁时写道: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诗人好似在写年终总结,读一读原诗,让人感到年复一年里的往复循环,以及人生短暂的感慨。
古人写诗,我们现在呢?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体会得太少,思考得太少,因此,感叹也就不会太强烈。
年味变淡无所谓好坏,只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然而,无论外在的形式如何变化,我们对亲人的情怀不可变,对事与物的敬畏不可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变。如此,亦是一番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