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要让学生经历美好快乐的课堂生活又不能没有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因此如何建立更具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首先学会和学生商量。
刘百川《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
一多用积极的语气,
二,语句要简洁明了,使儿童了解,三,语气要合儿童的口吻,
四,每一标语里要有具体的事实,
五,语句要新奇,足以引起儿童注意,六,用标点表示意义。
其次,采用儿童易理解、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和约束。
第三,儿童接受必要的约束,尊重必须的规则有一个过程,教师要理解和允许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反复,重在教育的过程,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学会尊重规则。制度人性化要求的约定:我们一起努力去做的最好,如果做不到,没关系,慢慢来,后果并不严重,尤其是那些不属于道德问题的常规管理。
尊重生命,尊重儿童,尊重成熟的过程的制度是更人道的制度。
2.课堂上出现意外怎么办?
与其讨论老师如何处理,不论怎样避免在课堂上发生(尿裤子)这样的问题)。
陈老师的观点:停下课了,安排其他学生自学活动,然后自己带学生去处理。
为什么?这样不是很多同学都没照顾到吗?
深层的理由是:学生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没有个体的空洞的群体,他不能脱离一个个具体的人而存在。因此关心学生要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着手,我们关心了这一位学生,学生深受感动,铭记在心,他一辈子感谢我们,其次,受其影响,爱屋及乌,他会更喜欢我们的教学;而其他同学看在眼里,感同身受,他们会想这位老师这样帮助这位同学,我今后如果遇到困难了,老师也会这样帮助我。有了这样的基础,在这一节课上,他们会更自觉,在以后的教学中,他们会更努力,感情的融洽会使我们的教育影响力产生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期望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也可以收获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非常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