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2015年写的《从0到1》,作为一个工科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仔细想想,其实很多书都是这样。
看着本书,有的人因为作者,有的人因为书名,而我就是后一种。从书名来看,就是从无到有,是创新,从商业上来看,就是创业。其实书的话,不只这本书,很多书都有凑字数的嫌疑,一个创业哪有那么多的话题。看这本书的序言,很多商业大佬。把这本书吹得很神,其实更多的是显示作者的人脉,有那么多人肯为他写序。实际上内容,很多都是像成功学里的一个标题,只不过是用他的故事来说明而已。很多这些商业大佬的话都是鸡汤。然而现实中是否是这样呢?怎么可能。看了几本书就会创业?那创业就太简单了,世界上哪还有那么多的企业倒闭。每次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打开看,其实都差不多,看的时候觉着有用,但现实生活还是那样。并不像书中说的那样。而且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精英,是商业大佬,他的思想对于普通人又有多大的作用呢?更多的是看得见,够不着。只能想象,但是想象力是有限的,想了对生活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对于学生,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看看专业书。宏大的理想是要一步步来的。
和自己生活差距比较大,对于生活就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不用的知识,很快就忘了。所以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看书。如果是兴趣,那无可厚非。但要是指导的话,还真有些好高骛远。对于现实中创办一家企业或者做一些事的话,书本还是显得有些理想,有些片面,学院派。真正到现实中去才能获得一首资料,而不是经过别人处理过的。要用一首资料来形成自己的判断。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做出判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才是不变的真理。
此书也是一部外国作品。对于外国作品,国人理解起来还真是有些困难。生活方式不一样,习俗不一样,思想不一样,对于文学作品,很难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当然,这都是应用。如果是要研究外国,那当然是外国作品最好了。
还是那句话,根据自己目前的境遇来选择书籍,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借鉴一下。还是小说的受众比较大。很多对大众的现实生活都有作用或者说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