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法 | 习篇

【原文】

物有常性,变长变,恒久恒,物谓之惯性,人曰为习惯.

【译文】

事物都有规律性,变化的保持着变化,恒定的保持着稳定,物理上称作是事物的惯性,在人身上称为习惯。


【原文】

人之先天,生而有别,然差异之大在于习.习虽无形,其要若车之轨,有轨轻 而省,无轨费且劳.善教勤练者自深谙此道.

【译文】

人初生下来,就有差别。但是最大的差别在于后天练习。虽然习惯是无形的,但它和车轨一样重要,有车轨(好习惯)进步就会轻松而且省力,没有车轨(好习惯)不仅费力还劳神。善于教导、勤奋练习的人自然熟悉理解其中的道理。


【原文】

态志在先,修习紧随.此亦学之门钥.故习之表为练,习之本为能.化表求本, 行之诀也.

【译文】

端正态度和树立志向是开始要做的事情,紧跟着是修行练习。这是开启学习大门的钥匙。因此,学习的表层含义是练习,练习的本质在于形成能力。要将学习从表面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是行动训练的要诀。


【原文】

何以化表,先明其类,习以时分短中长,短习周月,中习经年,长习可十年一 日.接短而长,则功成.一七为种,二七为萌,三七为出,四七初成,五七持,六七恒, 七七方如常.八七深化,九七自然.

【译文】

怎样才能由表及里呢?应该先明白学习的时间类别。练习按时间分为长中短,周、月称为短时学习,数年学习是中时学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是长时学习。持续坚持短时学习就能变成长时学习,便可以训练出功力。

学习的周期如同植物的生长日夜不停。一周之内撒播在土地里的种子仍是种子,十四天左右才慢慢有了萌芽之势,二十一天后破土而出;二十八天就有了最初植物的样子,三十五天后就开始保持不变,四十二天后形态就恒定了,四十九天就已经是植物的常态并且开花。五十六天后,形态更加成熟结果;六十三天左右,就会自然收获有成。


【原文】

习必练,内练其心,外练求法.诚心易成,法变则活,习不死也. 习之类分,亦有思行二类,或具至学习生活,不一而言,留白自思矣.

【译文】

学习必须要练习,内在练习在于修炼心性,外在练习追求方法。心诚就容易有成就,学习方法变通就能活学活用,这样才不会变成死学。学习按方式划分类别,也可以分为思维思想和实践行动两方面训练,每个人可以具体联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就不一一赘述了,给大家留下自行感悟、实践的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雏鹰试翼,幼虎扑戏,幼童仿语,学乃生之天性矣.无学则无以释天性,无学亦无以承天命.何谓之学?学以何为?苗...
    痞子沙阅读 192评论 1 4
  • 【原文】 中原逐鹿,万国争雄,境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亦境也.何为境?土之争,实为人之争.地杰人灵,言尽其微矣....
    痞子沙阅读 556评论 9 14
  • 【原文】道,行也.道,律也.道,易也.故无道则行无所依,乱之始. 【注解】“道”是行动实践,“道”是自然规律,“道...
    痞子沙阅读 576评论 6 17
  • 【原文】 易者,天之经,地之数.古人作易经,是理也. 【译文】 变化,是上天的规则,万物的运数。古人创作《易经》,...
    痞子沙阅读 313评论 3 8
  • 【原文】 情者,人常.以情相控,胜言万. 【译文】 情感,人正常所有。通过情感去影响引导,胜过千言万语。 【原文】...
    痞子沙阅读 227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