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简练的说出了钱币的重要地位。钱币,在历史教学中时常出现,是历史教学中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实物标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换媒介。在物物交换之后,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以及现代电子货币四个阶段。我国金属货币白银的铸造、纸币的使用,远远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钱币可谓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它起源于夏商、形成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完善于汉唐、繁盛于宋、元、明、清,历经四千多年漫长而跌宕的发展演变,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断丰富着华夏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史。中国古币大都具有以铜为主、圆形方孔状,合乎“外圆内方”的哲学思想、“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并含有丰富的书法艺术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感,至少经历了贝币、 布(镈)币、半两、五铢、通宝、元宝、银元直到纸币的漫长而复杂的历程,在钱币的百花园里争奇斗艳,实乃历史之见证、文物之奇葩,形成一种极具中国个性特色的货币文化,还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朝鲜、日本、越南、古代琉球国等,曾长期使用中国钱币,在世界货币史上,中国占有极重要的一席之地。
钱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不仅能将中国古代历史串联起来,还承载了古代文化的很多重要信息,并见证了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沿革。大家都明白它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但如今的钱币文化经常被大家忽视,面向中小学生的钱币文化教育,或是一带而过,或是只晒一下图片,内容过于简单,甚至严重缺失。其实钱币承载的历史内涵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也能对货币及金融的历史演化规律进行启蒙认识。此外,钱币上的文字图案、形制和时间沉淀带来的历史感、金银元宝带给大家的厚重感,能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欣赏能力。而钱币上的文字,先秦是大篆,秦后是小篆,六朝以后多用隶楷,唐代开元通宝钱用隶书,一部钱币史折射的是书法史。除汉字外,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还有各种少数民族文字,一部钱币史又能反衬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贝作为货币的国家之一,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海贝已取得了实物货币的地位,最早的货币是天然海贝。中国文字结构就可证明,凡与价值有关的字,绝大部分从“贝”:分贝成贫、贝少为贱、贝长为账、有贝方贵,甚至“贤”也从“贝”,《说文解字》释:“贤,多财也。”后引申为“多才”,这说明贝是体现价值的东西。
商代的商业繁荣,商朝人也以经商为荣,生意人即被称为“商人”。那时候,商人为了携带方便(而且美观),佩戴着由贝币串起来的项链去作生意。进入青铜时代,一种青铜仿制的海贝——原始的金属铸币诞生了,在以后很长时间内,铜钱始终是中国货币流通的主流。春秋战国时代,货币文化百花齐放,出现形似农具铲的布币及刀币、蚁鼻钱、圜钱等,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中国古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了,一直沿用到清末。我国最早发明纸,也最早使用纸币,北宋年间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之后还出现会子和关子的纸币。纸币是经济交往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属非政府行为,但无意中促成了一次史无前列的货币变革。元朝时曾来我国游历了17年,并担任过元朝官员的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无法理解廉价的纸张竟能同昂贵的丝绸等价交换的行为。南宋使用铁钱,其后的元朝成为最广泛使用流通纸币的国家,而白银在流通中开始唱配角。明代大力推行纸币——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白银在明代成为了法定的流通货币,大额交易多用银,小额交易用钞或钱。清朝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唱主角,小额交易依然用钱。
货币在古代是两国较量后的政治工具。譬如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盟约,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纳岁币,看似屈辱,但其支出不及军费开支的百分之一、二,这对于宋的经济规模而言算是九牛一毛,既不伤筋也不动骨。相反,辽国拿了岁币还要向北宋购买商品,岁币又流转回宋朝。并且宋辽双方因此大致保持了百余年和平,这样的城下之盟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民族融合非常有利。而辽国的流通货币,全是宋朝发行的,从此点来说,还是大宋更智慧。小钱换来大和平,很划算!
货币也能成为统治者敛财的工具。过量发行,将导致通货膨胀。王莽在位16年,共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每更换一次货币,百姓就遭受一次盘剥,物价飞涨,社会经济混乱,人民深受其害,最终招致举国反对。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1935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成为剥削和压榨人民、扩充军备、坚持内战的工具,导致物价上涨、民不聊生。进入1948年,经济崩溃、军事失利,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和高昂的军费开支,只能开足马力印钞,超发货币,法币面值最高达500万元,发行最多时达到了每天10万亿元的天文数字。如此过量的发行,自然刺激物价持续走高,令人目眩。法币与美元兑换价超过1000万比1,法币几乎失去支付功能,濒临崩溃的边缘。
近十年来,电子货币以其安全、高效、便捷等优点,在我国生产、生活等领域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货币互联网络的形成,电子货币行使传统货币的部分支付职能已成必然,电子货币时代已经到来,一卡在手、走遍神州渐成现实。
因为钱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与钱币相关的文艺作品数量相当可观,其中最挥洒的是东晋鲁褒的《钱神论》,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唐朝张说的《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区区200余字便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以药喻钱,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称奇文。
一枚钱币,竟能将历史、政治、哲学、书法、人文等诸多因素融合的文化核心体现出来。我们不能不感佩古代中国人的智慧。而古代希腊、罗马等国早期的钱币,仅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比较起来,中国的古钱币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人文哲理、生产生活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要神奇得多!
自魏晋始,钱币收藏渐成风气,但钱币大多是文人雅士茶余饭后赏玩的角色,不太注重钱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钱币文化还有丰富的内涵亟待挖掘。参观中国钱币博物馆,对中国古代历史能有一种更直观、具体和形象的认识,避免了教材以及学习资料的单调、抽象、空洞、乏味。不少教育专家建议,中小学应与当地钱币博物馆建立日常联系,定期组织参观,更好地利用实物展品学习独特的东方钱币文化,而且钱币文化进校园操作难度不大,应该让孩子们多接触,甚至可以让古钱币进入历史课堂。
我们要积极开展对钱币知识的宣传普及,每一位钱币爱好者,既要关注钱币本身的形制、大小、轻重、色泽、成份、文字以及铸造年代、制作技术等方面,又要研究钱币背后所蕴涵的社会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的历史及其影响,借古探今,汲取经验,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和金融体制改革服务,更好地弘扬我国悠久的货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