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百姓善良,对功臣寡恩的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长子,是西汉第四位皇帝。

汉景帝是个有能力,有手段的皇帝,但有点刻薄寡恩。

他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

同时,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利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01、刘启出生代地,受喜爱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父亲汉文帝刘恒,母亲窦姬。

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在代国为代王。刘启在刘恒几个儿子中排行居中。

刘恒为代王时,与代王后生有四子,刘恒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

刘恒宠爱窦妃,刘启也深得父亲喜爱。

02、被立太子,被精心培养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刘恒即位数月,公卿大臣请立太子。

而刘恒诸子中刘启最大,于是就被立为太子,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

在成为太子之后他刘恒对他寄予厚望,就给他打造了三位一体的培养队伍:

首先安排了很多的年纪相仿的良家子弟为“舍人”,既是秘书又是侍从。

其次给他组建了一个导师团队,负责刘启的学习。

他先后聘请大将张相如、重臣晁错为老师,教他文治武功。

张相如则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曾经跟随着汉高祖四处征战,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对作战、兵法都颇有研究,有这两位太傅的教导,后来,汉景帝对于国家的治理更加得心应手。

晁错学成后便向汉文帝上书,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建议及教导皇太子的道理,还引用《尚书》中的语句来做佐证。

汉文帝看了很高兴,于是任命晁错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让他教导皇太子刘启。

因为晁错能言善辩,所以很得刘启信任,还被称赞为“智囊”。

03、打死吴太子,酿下祸根

为了加强关系、联络亲戚间的感情,有一年,远在东南方的吴王刘濞派自己的太子刘贤进京进修。

刘贤与太子刘启是一辈人,汉朝廷就安排他俩一起玩耍。

两个年纪相仿的人,真是“年轻的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

俩人很快打成一片,一块喝酒一块玩,还经常下棋。

下棋本是静心的活动,但二人都喝了点酒,下到一半,也不知道是谁悔棋还是争抢下同一个地方,俩人直接开吵了。

本来,刘贤身为诸侯王太子,身份是低于刘启的,但他一直生活在吴楚之地的吴国,教导他的老师也都是楚人。

而楚人向来“轻悍”,从来没教他怎么容忍退让,所以,刘贤完全不肯迁就刘启。

刘启是什么人,父亲是大汉朝的皇帝,母亲是皇后,祖母是皇太后,他的一切人脉,都是最优质的。

而且,他的老师,也不比刘贤家的脾气好多少——是汉初能征善战的张相如。

张相如打仗很厉害,但不善言辞,喜欢直接开打。

被张相如指导培养的刘启,哪里容得下让别人在自己面前张狂?

刘启端起棋盘就去砸刘贤,刘贤顿时血流如注,倒在血泊中咽气了!

刘启也慌了,没想到自己下手那么重居然把吴太子打死了。

想起往日,两个人朝夕相处的情景,刘启也后悔不已。

母亲把他狠狠训斥一顿,汉文帝对他也很失望,叫太傅好好教育他,拂袖而去。

后来汉文帝派人将吴太子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由于路途遥远,到吴国时遗体变质腐烂,不能辨认。

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从此刘濞怨恨刘启。

04、发奋努力,登基称帝

吴太子事件弄得满城风雨,留下很坏的影响。

刘启在深深自责中突然猛醒,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如此下去太子位不保。

于是他老老实实跟晁错学习四书五经和尚书,学得很专心,常常手不释卷。

他跟张相如学习带兵打仗,常常晨起练剑,晚上看兵书到深更半夜。

汉文帝也手把手教他如何治理朝政,如何知人,用人,如何爱护百姓……渐渐地太子刘启变得沉稳老练起来,汉文帝很满意。

汉文帝生病,他代替父亲批阅奏章,还衣不解带地服侍父亲,但是父亲的病越来越重,没有能够挽回父亲的生命。

公元前157年,文帝病死,当时三十二岁的刘启登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景帝。

04、七国之乱爆发

景帝前三年(前154),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高祖十二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

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设官市,免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开始滋生。

当年吴太子被刘启打死,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耿耿于怀从此,刘濞称疾不朝。

汉文帝干脆赐他几杖(茶几、手杖,对老年人尊敬和优待的象征),准许他不用朝请。

但吴王刘濞不但没有悔改,反而更加骄横。汉景帝即位后,吴王反迹也越发明显。

御史大夫晁错看到中央集权尚且不稳,对发展生产极为不利,就向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

他说:“诸侯们早已预谋造反,削他的地,可能他就会早一点反,危害也就小一些。

不削地,他晚一点反,将来势力变强了,准备得更充分,那样一来,对咱们的威胁也就更大了。”

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的建议,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分别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了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及胶西王的6个县。

景帝前三年正月,汉朝廷削地的诏书送至吴国,吴王濞立即诛杀了由朝廷派来的二千石(郡级)以下的官员。

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起兵谋反,还派人遍告各诸侯国。

消息传来,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也都起兵配合。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终于爆发了。

05、周亚夫领旨迎敌

刘濞发难后,即率20万大军西渡淮水,并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

汉景帝见叛军来势凶猛,十分担心。急忙召集众臣商讨对策,可是众臣都不言语。

正在为难之际,他想起文帝临终前的嘱咐,“如有战乱,可拜周亚夫为将军。”

于是,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帅36个将军去讨伐叛军,这才稍微放心一点。

06、听信谗言错杀晁错

汉景帝派周亚夫等与叛军交战时,内心摇摆不定,他对周亚夫能否战胜七国之兵持怀疑态度。

袁盎曾经担任过吴国丞相,与刘濞关系甚密。他和晁错有仇,看出汉景帝的心思,决定借汉景帝之手除掉晁错。

他跟汉景帝献计说:吴王不是说清君侧吗,我们把晁错杀了,吴王还有啥借口造反?

袁盎献策没几天,晁错的反对派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联名上书,弹劾晁错引发叛乱,

并且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马上批准了这道奏章。

当时的晁错竟然丝毫没有听到风声,还在家里准备皇帝亲征的事情。

汉景帝通过派中尉陈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的名义让晁错出门。

等到晁错上朝的车马经过长安东市的时候,中尉陈嘉停下车,向晁错宣读汉景帝的诏书。

下令侍卫在闹市中腰斩晁错示众,晁错死时甚至穿着朝服。史称:大汉景帝朝服杀人事件。

可惜晁错一片忠心,就这样为小人谗言所害。

景帝诛晁错,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国仍不罢兵,这就进一步暴露出其反叛的面目。

景帝后悔莫及于是决定以武力平息叛乱。

07、周亚夫平定叛军

周亚夫率大军分兵前进,并派一队轻骑兵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

派主力部队在昌邑城南挖深沟、筑高墙,阻止吴兵北进。

刘濞急于进攻,多次挑战,周亚夫仍是只守不攻。

这样一来,打了两个月的消耗战,吴兵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粮食也供应不上。

这时,周亚夫看准了反攻的最佳时机,命令全部精锐部队开始四面出击。

吴楚联军惨败,吴王刘濞被杀,楚王自杀,其他五个诸侯也迅速被打垮。

周亚夫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平定了七国的叛乱。

景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调整诸侯王国的设置,着手解决王国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

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楚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掉。

从此以后,诸侯只能在自己的封国中征收租税,不可以干预地方的行政。

因而他们的权利被大大削弱,汉王朝成为真正统一的封建帝国。

08、对待匈奴和多战少

景帝时期是匈奴“最强大”的时期,强大的匈奴骑兵南下进击汉地,烧杀抢掠,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统治。

1)坚持和亲

而此时汉朝社会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要战胜匈奴,条件仍不成熟。

景帝坚持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军事冲突,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为以后汉武帝反击匈奴做了准备。

2)重用李广

当然,景帝并不是一味妥协,也进行了必要的抵御。

在不多的反击匈奴的战斗中,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郢都等一批卓越的将领,其中尤以“飞将军”李广最为突出。

李广有一套不正规的治军方法,非常适合于塞外的地理条件和敌情条件,他的部队简单、机动、长于应变。

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3)造苑马以广用。

中原内地自古以来就缺马,这样既不利于骑兵的壮大,又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更限制了交通、运输等事业的发展。

景帝即位之后,继续进行马政建设。他下令扩大设在西边(如北地郡)、北边(如上郡)的马苑,而且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

由于景帝时期养马业的大发展,军马生产颇具规模,属于官府的马匹发展到了40万匹,民间的尚且未计。

09、轻徭薄役,与民休息

汉景帝是一个让老百姓爱戴的好皇帝,他关心百姓疾苦,创造文景之治,是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汉景帝即位继续执行黄老无为政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少有战争,百姓生活安定

战争是残酷的,老百姓最怕战争。因为一旦发生战争,不管是战胜还是战败,都要有人丧生。

战争要花钱,而钱取之于民,朝廷会以增加税负的形式分摊到百姓头上。

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鲜有大规模战事,即便是七国之乱,也不过持续了三个多月。

在对外方面,面对匈奴的小规模骚扰,汉景帝也因顾全大局,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而在为数不多地反击匈。

汉景帝给了百姓想要的和平,所以汉景帝就比汉武帝更受百姓爱戴。

2)轻徭薄役,重农抑商。

汉景帝时期,继续坚持无为而治,实行轻徭薄役、与民休息等利民政策。

在上位伊始,汉景帝就下令将田租减少一半,次年,汉景帝又下令减轻成年男子服徭役的时间,并且还大力鼓励发展农业。

老百姓交的税少了,服徭役的时间短了,就相当于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他重农抑商,激励百姓生产,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因此,他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景帝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百姓生产多了,加上田租少了,就可以满足老百姓的物质需求,老百姓越发尊敬汉景帝。

景帝曾两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酿酒,还禁止内郡以粟喂马。

3)继续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

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就废除了包括黥、劓、刖在内的多种肉刑,以笞刑替代,并且取消了株连法律。

而汉景帝便在此基础上继续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继续减轻刑罚,减轻了笞刑,

同时还特别强调用法要谨慎,增加了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性。

文景时期的社会渐趋稳定,物价日益低廉,文景统治的近40年内,米价下跌的幅度最大,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发展教育,打击豪强

景帝时期景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所以统治阶级上自景帝,下至郡县官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

当时在教育领域中最突出的就是文翁办学。

文翁,庐江郡舒人,年轻时就好学,文翁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当时西汉的都城长安学习经书,并选择了《春秋》作为自己的本经,

学成之后他“以郡县吏察举入仕”。文翁在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任命文翁为“蜀郡守

文翁以其经世致用、廉洁勤政的卓越政绩发挥了引领时代的历史作用。

郡守文翁在成都修筑石室学宫开办官学,建成我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

文翁大力举用当时的蜀郡基层官吏。不少德才兼备的优秀官吏通过选拔成为培养对象,出色者,还被送到长安深造。

当时,长安设立了若干博士官传授五经。这些“定向委培”的蜀地官员就在此受业,学习儒家经典,兼学法令。

为了培养这批基层官吏,文翁甚至减少郡府用度,用省下来的钱购买蜀地土特产作为“代培学费”。举措颇有成效。

学宫里供奉孔子像,栽植森森柏树。任教的有长安学成归来者。

而学员则从社会大众中选拔,主要来自成都以外的“下县”,很多人还是普通的编户齐民。

文翁勇于创新,是历史上最早创立官办学校、施行“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第一位地方政府领导人。

在学校,文翁“教民读书法令”,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和处理公务的能力,引导他们认同儒家的孝道仁爱思想。

为了让学生能安心学习,文翁还免除了他们的徭役。对于优秀学生,文翁则分别授予他们不同的职务。

文翁首创了郡国官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成就得到后人的肯定。

文翁这些极富开创性的举措,使蜀地精神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跃。

景帝一面弘扬文教礼仪,一面又打击豪强。为了保证上令下达,景帝果断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重要的有两项:一是在修建阳陵时,效法汉高祖迁徙豪强以实关中的做法,

把部分豪强迁至阳陵邑,使他们宗族亲党相互分离,削弱他们的势力,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

二是任用酷吏,如郅都、宁成、周阳等,严厉镇压那些横行郡国、作奸犯科者,收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使那些不法豪强、官僚、外戚等人人股栗,个个惴恐,其不法行为大大收敛,这便局部地调整了阶级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由于推行了上述措施,就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人口翻番,国内殷富,府库充实。据说,景帝统治后期,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

粮仓满了,粮食堆在露天,有的霉腐了。但是,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贫富悬殊的分化。

11、汉景帝生命中几个重要女人

汉景帝不仅治国有方,他的感情生活也丰富多彩,在他短短四十多年生活中,有几个重要女人。

原配夫人薄皇后一辈子失宠,孤独终生,宠妃栗姬心高气傲和王美人美丽而聪慧。

1)孤独终生的薄皇后

汉景帝原配夫人薄氏,是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同族贵女,出身不凡,长得漂亮,而且生性温柔。

她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养,行为举止端庄大方,贤惠得体。

汉景帝还在当太子的时候,薄氏就已经嫁给他做了太子妃。

这门婚事是薄太后一手促成的,她很担心自己过世之后,薄氏一族会失势。

虽然刘启并不喜欢薄太后为自己挑选的太子妃,但是西汉注重孝道,身为晚辈的刘启无法拒绝祖母薄太后的指婚。

薄氏性格温柔,也不会争宠讨好那一套,汉景帝漠视她,她也不敢如何,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跟他相处。

后来汉景帝继承了皇位,薄氏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后,虽有老太后撑腰,但却并不受宠。

偌大的后宫就像一个牢笼,虽不缺衣少食,可漫漫长夜难熬的孤寂,不免让人幽怨。

但薄皇后没有一味地自怨自艾。尽管感情上空虚,她始终安分守己,低调温顺,兢兢业业管理好后宫。

在她统领后宫期间,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其他后宫妃嫔及王室子孙。

一个不被皇帝宠爱的皇后,纵然内心里有诸多苦闷,她也从不参与嫔妃之间的斗争,

她跟后宫的妃子们相处得很融洽,不愧于一国之母的这个位置。

因为失宠,所以一生都不曾产下一男半女,她一直独守空房,郁郁寡欢。

薄太后去世后,汉景帝立即就废掉了碍眼薄皇后,四年后这个可怜的女人就去世了。

这个孤独一生的薄皇后就这样默默无闻,烟飘云散,真是可悲可叹!

2)深受宠爱的栗姬

栗姬是齐国人,她长得非常漂亮,而且能歌善舞。

一次汉景帝出宫时两人相遇,于是她便被带回了宫,封为孺子。

汉景帝喜欢栗姬的妖艳和直爽,栗姬的个性与汉景帝非常的契合,因此汉景帝将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

后来栗姬还为汉景帝连续生下三个儿子,分别为刘荣、刘德和刘阏于。

刘荣作为长子被立为太子。母凭子贵,风头正盛的栗姬在后宫也是飞扬跋扈。

不过因为有窦太后在,她虽然张扬但却不敢做出太多违法乱纪的事。

长公主刘嫖想将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刘荣,但是栗姬却没搭理她。

原因是刘嫖经常在宫外搜罗美女送给汉景帝,使得她对刘嫖非常怨恨,于是多次让前来求亲的刘嫖吃了闭门羹。

但刘嫖也是心高气傲的主,几次三番之下就与栗姬结下了梁子。

长公主经常向景帝进谗,诬陷栗姬,说栗妃信邪术,气量窄,不容人,诅咒欺压其他妃子等等之语。

时间久了景帝听的也心中甚疑,有一天,景帝对栗妃说:“我百年后,后宫诸妃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一面说,一面暗中瞟看她的反应,

那栗妃一脸怒色,半天不发一言,又等许久,栗妃仍不语,并且把脸转向别处,不看景帝。

景帝看如此光景,忍气而去,从此跟栗姬渐渐疏远。

中元二年(前148),临江王刘荣不慎犯法,被从江陵(今属湖北)征诣京城。

景帝便在前七年(前150)十一月,案诛大行,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母子抱头痛哭。

栗姬后悔不已,不该当初持宠而娇,心高气傲得罪长公主,但已经晚了。

中尉郅都令人严加看管、审讯。刘荣极其愤懑、悲伤,写完向父亲的谢罪辞后,自杀身亡。

3)美丽而聪慧的王娡

王娡长得貌美如花,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

当初,王娡嫁给金王孙为妻,夫妻比较恩爱,还生了一个女儿金俗。

谁知王娡母臧儿找人为子女卜算时,得知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大贵之人。

臧儿就把女儿从金氏家中强行接回。金家很愤怒,不肯和妻子断绝。

臧儿很有手腕上下打通关节把王娡及其妹妹送进了太子宫。

当时汉景帝还是太子,没想到这一对姐妹花都被汉景帝看上了。

汉景帝特别喜欢王娡,王娡性格温柔,又机智聪明,不像栗姬那样使性子,汉景帝常常和她在一起卿卿我我。

这一年,已被封为美人的王娡在一连生下三个女儿之后,终于扬眉吐气的也为刘启生下一个儿子,儿子排行第十。

据说,在怀有儿子的某天,王美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了日入其怀,太阳钻进她的肚子,刘启听到之后甚为欣慰,认为此梦实乃显贵征兆。

没过多久,文帝薨,景帝即位。景帝即位这年的七月初七,王美人产下一子,取名刘彘,是为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刘彻初时名叫刘彘,刘他从小聪明过人,进退有度。

三岁时,景帝抱他在膝盖上玩,问道:“彘儿愿意做天子吗?”

刘彘答:“这是由天定的事,不是孩儿决定得了的。孩儿愿意每天在父皇面前承欢膝下侍奉”。

刘彘有惊人的记忆力,求知欲特别强,尤爱读书中古代圣贤帝王伟人事迹,过目不忘,景帝深感诧异。

七岁,景帝就把刘彘的名字改为为刘彻。“彻”字表示充满智慧,达到圣德的要求。于是刘启就萌生了易太子的念头。

王美人自了自己的儿子刘彻后,本来温柔的性格变的更恭顺礼谦了,和每个人都小心处着,

栗姬不同,王夫人机敏圆滑,当馆陶长公主刘嫖想将比刘彘大四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王夫人见长公主地位崇高,在窦太后跟前说一不二,当下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于是6岁的刘彘与10岁的陈阿娇订了婚,时在景帝前六年(前151)也获得了长公主背后的势力。

从从此,馆陶长公主屡屡向景帝称赞刘彻如何聪明,如何达理,使景帝更加喜爱这个孩子。

太子刘荣被废半年后,王夫人被立为皇后,7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

12、清除权臣,刻薄寡恩

周亚夫治军严整、军事才华卓越、为人直言持证,可以称得上是汉景帝时期国家的军事支柱。

但是,周亚夫却因为直言持证、不畏权贵的性格作为而受到了汉景帝的猜忌。

一次,汉景帝在宫中赐给周亚夫一大块肉。

周亚夫见肉没有切割,也没有筷子,知道是皇上故意戏弄自己,心中大为不平,令尚席官去取筷子。

汉景帝竟笑着对他说:“这还未满君意?”

周亚夫一听,怕得要死,赶紧起座下跪,脱帽谢罪,感谢皇帝赏赐,君臣不欢而散。

汉景帝后元年(前143),汉景帝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周亚夫削职下狱。

有人举报他家私自打造了五百副甲楯,汉景帝授意廷尉以谋反案进行审问,廷尉问他:“君侯欲反何?”

周亚夫解释说,这是准备给我陪葬用的。旁边的酷吏马上补刀:“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意思是,你不在地上反,到地下也会反。

周亚夫没想到自己忠心耿耿,为朝廷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却落得个被猜忌下场,他悲愤交加,呕血而死。

13、景帝病逝

汉景帝陵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景帝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临终前对太子刘彻说: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

景帝似乎已经感觉到儿子有许多异于自己的品质,把天下交给他是放心的,路还是让他自己走吧,多嘱咐也无益。

不久,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汉武帝。

汉景帝在位期间,由于他采取比较开明宽松的政策,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

政治上相对稳定,统治得到加强,社会十分殷实富足。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和汉文帝时期并称之为文景之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