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对母亲就充满了许多想象,想了解她以前的生活和模样。但也只能从父亲和哥哥的口中,去想象母亲的一切。父亲说母亲经常和同村的妇女一起到长江边洗衣服,她的头发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整整齐齐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凌乱,连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我想这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尊严”和“倔强”吧。因为父亲在地里辛勤的干活,所以衣服经常需要换,母亲经常需要拎着一个水桶去到长江边。在她们那一行人中,母亲洗衣服是最熟练的,也是最干净的,她们都叫母亲“德清嫂”。从小缺少母爱的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在我的童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和村里的伙伴一起度过的,一起摘果子吃,一起去长江边游泳,最和我要好的是我邻居的儿子,他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憨厚,他黝黑的脸上经常布满泥泞,他的名字仿佛决定了他的身材,张魁的身体也是我们村里孩子中最魁梧的,因此他是我们村里的孩子王。
但是,在我八岁的时候,张魁的一切都被长江水带走了,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我曾经无数次在梦中回想起这件事,都会被那种冰凉的感觉惊醒。那个夏天里,一连几十天都没有下雨,大地像是快要冒烟似的,我们那群小孩的心和这个夏天一样燥热,不知道是谁提出去长江游泳,可能是我真的忘了,或者是不愿去想起。当时的我们就对江没有什么危险的认识,相反,只是觉得在长江游泳可以让我们不那么热。当我们到了长江边,江风吹动岸边的草,同时也吹动了我们燥热的心。但是,我们谁也不敢第一个下水,大家都叫张魁先下,可能这就是当时我们对孩子王的理解吧,就是带头做事,首当其冲的那个人。最后,在我们的“怂恿”下,张魁脱了衣服,跳人了水中,可能他没想到这一跳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他没能从长江里上来。当我们看见他在长江里挣扎时,他是那么的痛苦和无力,仿佛他的力气全部都消失一般。我们当中有人回去找人来救他,而我和其他几个人在岸边尝试各种方法去救他,但是最后,他还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的消失在江面上,有几个同伴被吓哭了,跑着回家了。而只有我一人独自在长江边,阳光的炙烤下,瘫倒在地上,默默承受这一切。在太阳的炙烤下,我感觉我的心好像在燃烧一样,在那个时刻我完全感受不到“心”,最后我是被父亲背回去的,当我意识清醒的时候,却发现裆部早已湿透,父亲并没有骂我,只是一直沉默寡言,在张魁下葬的那天,我没有敢去送他最后一程,只是隔着窗户远远的的看着下葬的队伍走向村口的那个山上,父亲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父亲要去,现在想起来,才明白当时父亲是在为我赎罪,父亲回来依旧一言不发,然而,父亲的沉默烫伤我自以为的“原谅”,让我的内心多了一份负罪感,以至于在以后的很多个午夜,我依旧会被这儿时的“恐惧”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