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4日,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虽然这个节日是近几年在刚刚在国内兴起,或许也是商家打着这种旗号大肆宣传促销的一种手段。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一句古诗跃然于我心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游子吟》,其全文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尤其是这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千百年来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诗中的寸草,说得就是萱草。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母爱的伟大,是在一点一滴中真情流露,在于不求回报,只有付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顿,妈妈永远是可以避风的港湾。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祝妈妈节日快乐!愿您健康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