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是5月14日,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虽然这个节日是近几年在刚刚在国内兴起,或许也是商家打着这种旗号大肆宣传促销的一种手段。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一句古诗跃然于我心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游子吟》,其全文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尤其是这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千百年来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萱草花

   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诗中的寸草,说得就是萱草。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母爱的伟大,是在一点一滴中真情流露,在于不求回报,只有付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顿,妈妈永远是可以避风的港湾。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祝妈妈节日快乐!愿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后来我猜,我妈一定是《西游记》看多了,想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一章的画圈法术。只不过孙悟空是...
    妙雨生花阅读 710评论 7 13
  • 母亲节还有几天,我要先发文字,以为纪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fe77c62f2b9a阅读 346评论 3 1
  • 我想,这几天很多人都被第六期《朗读者》斯琴高娃的朗读而感动着,听着她深情并茂的朗读,体味着贾平凹与母亲的故事...
    饭厅阅读 586评论 2 2
  • 有天晚上9点左右,听见一个女子在胡同里呼喊孩子的名字,大意是叫孩子回家。结果来回唤了十多次都没回应。我心想,是哪家...
    笔陌流云阅读 181评论 0 1
  • 11月1日按照好报第十期写作群的要求,开始每天500字的写作训练。这几天看了群里不少会员的文章,才知真不是来充数和...
    公主殿下_阅读 2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