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头疼的事儿是租房子的想法遭到家人的抵制。我的初心是跟亲戚和好朋友的家连结,想过圈子的生活,(真是年纪越大越想找到组织!让我哭会儿先……)不过,家人们强烈反对,认为自己装修好的舒适的新房子不住,去租房子住绝对是吃饱撑的有钱烧的以及脑子进水!(啊……我一写到骂人的话就措词神助,这必须应该感谢我那个具有“骂神”之称的—我老妈!)但是一想到未来:我没事儿帮亲戚朋友接个孩子,或者我没空,让亲戚朋友帮我接一下孩子,大家平时在一起聚个餐,吃吃喝喝骂骂、娃们一群在桌边儿疯……顿时觉得那种生活才是我想要的,而不是现在把自己孤立起来,想跟人分享好吃的好玩的都没有机会!当然我必须承认,3年前我可不是这样想的,也就是说,3年前我想过的日子,就是现在的生活,没错!你发现了吧,现在的你,就是过去的那个你打造的!以前觉得买了房才有归属感,才是把日子过好的基础,再看看现在的想法,两个极端。
今天看欣频的《创意问答录》P148中关于家的概念:“对我而言,所到之地就是家。到印度菩提加耶时,我觉得回到家了,因为那里很宁静,像一个心灵避风港;到希腊圣特里尼岛时,我也觉得我回家了,那是一个身心感官上可以全然放松的家。也就是说,家的定义不在于地点,而在心灵的状态,从这个家到那个家之间,就是旅程。”--如此,我们都把买房当成了心灵归属,是不是太外化了点儿?那就跟“今天我买了个包包我好开心”、“我今天花了XX钱,心里舒畅多了”一样,都是从外在寻求慰藉,与其外求,不如向内寻找,向内寻找到才不会一直、永远、用别的外在来填补你的心洞。
我曾经在3月份写过一个梦想,住豪宅!别墅!(好吧,我还真是敢想!)我想有大院子,可以种花种菜,可以看投影,可以让娃们自由奔跑,我甚至昨天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朋友在一个拥有超PL的标准泳池的大别墅里,我在旁边流口水,(口水是真流了一嘴巴子,醒来有感觉)--我是有多需要物质的安全感啊!而今早看到欣频这段对于旅行概念:“对我而言,旅行更像是一个正在扩建的家概念,我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享受与戴面具陌生人交谊的客厅空间,在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里,享受挑空三层楼的书房空间,在西班牙餐厅享受丰盛的海鲜饭,在迪拜望向阿拉伯湾的泳池里游泳,在印度宫殿的皇后床上入梦……这些人生难得的经验,比住在固定的豪宅里,更令我兴奋!”—看到这儿,我不禁问自己,你是想要豪宅还是经历?你想要豪宅,其实是渴望优渥的生活?还是只是一栋有大面积的、豪华装修的壳?还是你觉得,你住了大别墅,你人生就完整了?如果是渴望优渥的生活,你的追求应该是如何让自己内在丰满、外在物质丰富,也就是优渥的生活=内在丰满+外在丰富,然后,一切都会顺流而上。另外梦想住别墅,说明我对居住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渴望和要求,这点从我喜欢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软装设计也能得到结论,如果想让自己住的好一点,就先把出租屋弄PL吧,那才算你厉害,就像李白鹿一样3千元爆改70平米出租屋,利用你积累的那么多关于家居设计的书,你现在绝对可以做到你能做到的事:改你自己的出租屋,把改的过程写下来,你才是你现在要做的事,好吧,前提是你得先能搬家。
每天都在为没有时间码字而头疼,今天通过欣频的《创意问答录》获得灵感,当时很想采访一下我先生,这位--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界的翘楚”在地震灾后3年后的心得感想,那绝对是有看点的,如果平时也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写东西,那是不是又轻松又能坚持写作了呢?
附:李白鹿3千元爆改70平米出租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TQzMDIyODg2MQ==&mid=401858246&idx=1&sn=adfd92c530f0e6d3080b237f9a5720ae&scene=1&srcid=0429XUSIPYlvI7pIIRMpdEqg&pass_ticket=jQQumUZ06a7MVlwNQks6yfr0IN7iQT5QMtDzyn2Iwa3ZF%2FD4CQYN4rjiRBJRbyx2#rd
今天又有一篇文让我飙泪,年纪越大越见不得这些,必须给娃学习学习!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U2NzUyNQ==&mid=2935021618&idx=2&sn=39dc6ea356adf21c29606d51d444c750&scene=1&srcid=0429FHbFbHviV7fd0sP7UzTB&pass_ticket=jQQumUZ06a7MVlwNQks6yfr0IN7iQT5QMtDzyn2Iwa3ZF%2FD4CQYN4rjiRBJRbyx2#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