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染,女,1962年生于北京。幼年学习音乐。18岁兴趣转向文学。23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半的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作家出版社做编辑。曾在澳洲墨尔本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旅居生活和讲学。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散文,至今已有十几年,作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中的女性作家,她始终独立于当今文坛的某种"热闹"之外,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曾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等。
个人经历:
1962年4月,生于北京。
1982年7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发表诗歌。
1985年,转向小说创作,开始在《收获》、《花城》、《人民文学》、《钟山》、《当代》等刊物发表小说。
1986年7月,大学毕业,任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教师四年。
1989年2月,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纸片儿》。
1991年,调入作家出版社做编辑。
1992年,创作《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等大量中短篇小说。
1995年,完成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很快在大陆出版,由此引发中国文学界关于"私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的强烈争议。香港、台湾相继出版此书,反响热烈。
1996年,《陈染文集》4卷本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9年,完成《声声断断》、《不可言说》两部书稿并出版。
2001年3月,《陈染文丛系列》6卷本出版:《纸片儿》、《与往事干杯》、《嘴唇里的阳光》、《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私人生活》、《我们能否与生活和解》,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02年后,生活日趋低调,极少外出。
2003年,发表《梦回》、《离异的人》等小说。
2004年,在美国出版《私人生活》英译本。
2007年,出版散文集《谁掠夺了我们的脸》。
2009年4月,《人语物语狗语》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