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吗,一个孩子说,日出时凉而日中时暖,远者凉而近者暖,所以太阳是早晨远中午近,另一个孩子说,日出时大而日中时小,近者大而远者小,所以太阳早晨近中午远。现在我们都知道,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在一天之中几乎是没啥变化的,所以不存在远近的问题。太阳和地球的物理距离,是科学的事实,两个孩子对太阳的感知,是感觉的真实。如果非要评判个是非对错,那先要问明白,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假设以“指导人们穿衣”为标准,日出凉而日中暖才是正确答案。
在网络如此便捷的时代,我们缺少事实吗?网络上有造谣的也有辟谣的,上午颁发诺贝尔奖下午就有文章科普最新诺奖内容。但我们缺少“真实”,因为真实来源于你自己的生活,很可能只对你自己有意义,如果自己不打开内心去感受,生活中没人能提供真实给你。
在设计《大学》精读课的时候,我有一个原则就是打通“事实”和“真实”的隔阂。
比如上节课讲到“君子”这个概念,君子是儒家几千年来的道德楷模形象,君子要符合一整套严格的行为规范,古往今来的学者们研究“君子”的书籍文章能独立建设一座图书馆……这些都是有关君子的事实,如果不追求学术上的高度,仅仅凭着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经验,我们自己对“君子”相关的事实储备是足够的,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君子”的朦胧形象。试想一下,某天有老外请你跟他解释一下什么是“君子”,你会怎么回答他呢?多少都能说出一两句对吧。这就是我们呼吸与共的文化共同体,每个人都了解一点的事实。
但是大家对“君子”的真实了解多少?也许我们还不够资格去评价某个人是否是君子,退而求其次我们是否能评价某些言行符合君子的道德标准呢?当我们能够截取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经历片段,感受它,分析它,并得出结论说,某某的某言某行符合了自己对君子的认知,这是有关君子的真实,这时一个抽象概念“君子”和一个具象的言行相匹配,君子的“事实”和“真实”终于融为一体。
《大学》精读课的真正价值,正在于传递一种感受而并非事实。如果想在课堂中获得事实,有教授有书籍想有多少有多少,何必来参加一个线下活动?
何况,几千年来,儒家并没有人出版过《君子量化评估手册》这种东西,怎知君子不是多样化的,怎知君子没有从犹豫到纯熟的过程。之于我们每一个愿意对儒家文化多一点了解的人,你更关注的是关君子的事实还是真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