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维克多·E.弗兰克尔,经历过集中营生活,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义》的销售超过千万册,获选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
书本总结
本书观点: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
第一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
这部门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集中营里的生活,并为我们分析了囚犯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变化阶段:第一,收容阶段,主要表现为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第二:适应阶段,主要表现为麻木,囚犯们开始冷漠、迟钝、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第三:释放与解放阶段,主要表现为由于集中营生活的压力突然消失而带来的道德出轨以及回到原来正常生活后的心酸及理想情景的幻灭。
第二部分:意义疗法
主要介绍了一些意义疗法的名词解释,并在解释中作者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为我们带来了意义疗法的一些方法。
第三部分:写在后面的话及后记
为悲剧性的乐观主义辩护
书本反思
1.如果说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想想今年的挫折,第一公务员考试,当知道自己只差一点点的时候,当时觉得整个人都特别丧,对任何的一切都开始麻木。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也许上天就是要告诉我,下次再多努力一点点,也许就会有收获。
第二是会计工作吧。今年刚转为做会计,就突然多了无数个表,一开始真的很无助,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可以问谁,不过还好有杨涛骏,他有个很好的师傅,所以一般不懂的时候,可以请教杨涛骏,可以请教浩哥,然后开始找到了工作中的方向。虽然现在的会计工作做的还不够好,但至少已经比刚开始接手会计时要顺手的多了。
也许就这一点来说,苦难的意义在于苦难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督促我们强大起来。
2.我们有太多的苦难要经受,因此,必须直面所有的苦难,不能软弱,眼泪是无用的,但也不必讳言流泪,因为眼泪见证了人们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
流泪无用,但是眼泪却是发泄的好工具。有时候被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哭一场,得到了发泄的点以后,继续工作。
3.存在之虚无,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双重丧失。主要表现在厌倦。
例如忙碌了5天以后,到周末休息的时候,突然觉得生活没有了内容,其内心的空虚感凸显出来。我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到周末,就毫无目的,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懒懒散散。我们逐渐丧失了告诉自己必须做什么的本能和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传统。那么这个时候,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体会就变得尤为重要。
4.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第一种就是取得成就或成功。第二种就是通过去体验例如真善美的事情或者通过去说爱某个人来实现。第三种就是忍受苦难。
第一种可以通过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当小目标被自己一个一个完成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能让我去发现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种就是告诉爸妈我对他们的爱。如果我已不再是小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那个需要被照顾的人转变为照顾者。我希望通过自己能够给爸妈好的生活。
第三就是当苦难来临时,迎接他,直视他,没有跨不去的坎,每一次的苦难都会成为今后人生中的积累和沉淀。
5.在一定意义上,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这里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一种态度来看待苦难。
6.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做那个乐观主义者。
7.意义疗法所谓“矛盾意向法”的技术基础源于以下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另一方面,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这个过程主要是逆转心态,学会自嘲,降低这个目标在你心里的重要性。以后在考试,面试过程中可以用自嘲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过度紧张。
8.人的内心里,这两种可能都有。最终表现出哪一种,是决定的结果,而不是环境的产物。
我们自己的决定,终将会影响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9.“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现在的我还处于去发现生命的意义阶段,那么当下我要做好的事有三件。第一,虽然还是会抱怨工作的烦心事,不过以后要慢慢学会去换位思考,找到工作的意义,让自己在工作中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用心。第二,过好自己的周末,不能一到周末就没有了目标,这会让我逐渐丧失自己的目标。第三,去完成今年自己定的梦想小目标,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在2017年的年尾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