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考宏观。
早上还在火急火燎地复习。
8点到自习室,放下了手机,开始学习。
直到10点,才开手机看了一眼。
她给我发了两个字『抱抱』
当时复习得十分痛苦,给她回了一个抱着哭的表情包。
她说。
她回家了。
她没有爸爸了。
看到这消息的时候,我想到可能是爸爸去世了,但一直祈祷着不要是我想的那样,祈祷着是离婚那种失去,还轻一些。
因为不确定,也不能直接问。
只回复了一句『怎么了』。
可惜,并不是我祈祷的那样。
『去世了。』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待在自习室的我渐渐红了眼眶。
如今敲着这些文字,眼里的泪水也常常阻挡着我看前面的文字,断断续续。
想说的话很多。却不知如何安慰她。
问了原因。
她说是突然的脑溢血。
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这样接到家里的电话,就这样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
我想,她一定很崩溃吧。
问她还好吗。
她说她还好。
我以为的生死别离都是十分痛苦的。
可她却是如此的平静和坦然。
像一个看淡生死的长者。
可是,她才20岁啊。
她对我说,她回去看他的时候,最后抱了抱他,也终于亲了亲他的脸颊,没有遗憾了。
这是她一直想干的事情,却因为不好意思这样表达,长大之后,一直都没有抱抱和亲亲爸爸。这一次,她做到了,她抱了抱也亲了亲爸爸,心想『他一定感到很幸福吧』。
处理完后事后的第二天,亲戚们对着他的房间喊快走啊,但是她没有喊。亲戚还教她用土洗澡,说是这样,他就不会回来找她了,但是她也没有。
大家都在喊快走啊。她却想着『快走啊快走啊走到我身边』。她没有用土洗澡,她希望他回来。她还会每晚梦到她。
她一定,很崩溃吧。
可是却十分平静地告诉我了这些。
我生命中也曾有过两个亲人离开了。是爸爸的奶奶和妈妈的外婆,但是葬礼我都没有参加。
一
爸爸的奶奶,我们家那边我喊的是姥姥。姥姥去世的时候,我还在上着小学,三四年级吧。因为种种原因,我和爸爸妈妈都没有参加姥姥的葬礼,直到姥姥去世的那个夏天,我们才回去了。
当时妈妈告诉我姥姥去世了,我对生死认识还不深刻,觉得只是离开了,我没有哭。
那个夏天,我回去的时候,家人们给我看葬礼的录影带。
我看着画面上一个个身戴白布往前走,听着葬礼的乐队声,我笑了,那是我第一次面对生死。
我至今都无法释怀,当时为什么会笑,是真的不懂吗?觉得自己真是十分的不孝,笑大概是因为没有见过葬礼吧,白色的佩戴让我吃惊。
但是那次过后,再看见同样的穿戴,我再也没有笑过,还时常后悔当初那样的行为。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生死。
后来懂事之后,既后悔没有参加葬礼,也对当初的表现无法释怀。
二
第二次是高二。
中午放学后回家,发现家里没有人。
我打电话问妈妈去哪儿了,她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太太去世了,正在火葬场。
我哭了。
但是,因为妈妈让我去楼下阿姨那里把弟弟接回来,要照看1岁多小弟弟,我还是没能送太太最后一程。
当时很想去。
怪妈妈怪弟弟,都不让我去送太太最后一程。
那天带着弟弟在家哭了很久,下午晚上也没有去上课。
没有送太太最后一程对我而言也是很遗憾。
三
我至今还是没有参加过葬礼。
但是对生死已有了更全新的认识。
我曾在外婆乳腺癌后无数次想到她离开而傻傻地哭,睡觉前想到会哭,去旅行的车上想到也会哭。
我曾过分关注过那些失去爸爸的孩子们,有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堂弟。
发现他们都十分平静,也没有什么不同。
是我看得太重了,光是想象身边的人离开都受不了。
朋友的亲人去世了,我也会流泪,感叹生死是如此的接近。
但是现在,看着她的坦然,下次面对生死的时候,想起她,我一定也会更坦然吧。
愿你们都能待在我身边,陪我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