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承受着繁重的督查检查考核压力。一些地方存在的"痕迹管理""重复考核"等问题,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甚至导致"应付检查"取代了"服务群众"的本职工作。为了让基层干部回归服务群众的主战场,可以从一下三点做起。
一是要精简考核事项。建议取消“微信号关注数量”等非必要考核,精简考核事项,将乡镇干部从繁重的内业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推行“组团式考核”,可以组建多部门的联合督察组,开展综合性考核,避免考核重复扎堆,浪费乡镇干部精力。
二是要优化考核方法。注重工作实绩,减少台账和材料在考核分数中所占的指标,将比例更多偏向于工作成效和群众的满意度。
三是要简历长效机制。可以实行督查备案制,县级部门在开展督导检查前必须提前备案,避免考核指标随意加码。同时,明令禁止制作临时性展板、海报等形式主义要求,为基层干部减负的同时,还能够节省办公经费。
对于乡镇干部而言,减负并不意味着减责。让乡镇干部从疲于应付检查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才能够有时间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严格控制对基层开展的督查检查考核,真正为基层减负,才能够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乡镇工作的高质量发展。